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弹性成像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300例患者共362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及联合应用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362枚肿大淋巴结,其中良性淋巴结121枚(33.43%),恶性淋巴结241枚(66.57%);灰阶超声诊断的灵敏性78.42%、特异性72.73%、准确性76.52%;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性90.04%、特异性78.51%、准确性86.19%;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性87.97%、特异性83.47%、准确性86.46%;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性95.02%、特异性77.69%、准确性89.23%;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弹性成像诊断淋巴结性质的灵敏性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超声造影与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方面均较灰阶超声具有优势,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尚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信息。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26例确定无糖尿病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动脉(CRA)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max/Vmin(S/D)值及视网膜静脉流速(Vcrv)和Vcrv/Vmin值。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动脉Vmin、Vmea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I、RI、S/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视网膜静脉的Vcrv以及Vcrv/Vmin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眼底尚无改变时,其视网膜动、静脉均已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 tracking,ET)技术评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绝经后OP患者(OP组)及48例正常绝经后女性(对照组),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主要检测参数包括:僵硬度(β)、增大指数(AI)、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后将骨密度T值与颈动脉弹性参数β、AI、AC、PWVβ、E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P组β、PWVβ、Ep高于对照组(P<0.01)、A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值与β、PWVβ、Ep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与AI无相关性。结论:自然绝经后1-10年内,OP患者颈动脉弹性较正常绝经后女性减低,且颈动脉弹性与骨密度相关;ET技术能早期、定量评估绝经后OP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利用左房追踪技术(left atrial tracking,LAT)测量左心房容积指数,探讨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受检者分为正常组、松弛功能异常组、假性正常化组和限制性充盈组,利用LAT测量和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 max)、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 min),左心房被动排空容积指数(LAVI p)、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指数(LAVI a)、左心房总排空容积指数(LAVI t)、左心房总排空分数(LAV t EF)、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V p EF)、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LAV a EF)。结果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LAVI min显著增加,LAVI t、LAVt EF减低;LAVI a、LAVIa EF先增大后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限制性充盈组LAVImax显著增加,松弛功能异常组、假性正常化组和限制性充盈组LAVI p、LAVIP EF显著降低;LAVI max、LAVImin与E/E′呈正相关。结论 LAT技术测量的左心房容积指数能准确、敏感地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且以LAVI min与E/E′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过程中骨桥蛋白(OPN)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缺血/再灌注(I/R) 6、12和24 h组,每组6只。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测定肝组织OPN mRNA表达;ELISA测定肝组织OPN含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HE染色提示I/R后肝细胞有明显的变性和坏死,以I/R 24 h组最为明显;血浆中AST和ALT水平增高,I/R 12 h时最显著(P<0.01);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I/R 24 h最显著(P<0.01);肝组织OPN mRNA表达量在I/R各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OPN含量在I/R 24 h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OPN参与了大鼠HI/RI的发生,它可能是评价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等超声检测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颈动脉重构相关性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及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35名,男性18名,女性17名,年龄(56.3±14.8)岁.高血压组99例,其中,左室正常构型(LVN)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9.6±13.5)岁;左室向心性重构型(LVR)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7.0±14.5)岁;左室肥厚型(LVH)组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60.5±12.6)岁.应用二维、多普勒及QTVI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高血压各组受试者的颈动脉二维、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多普勒相关参数.结果 颈动脉的定量组织多普勒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加速度(Aci)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VN、LVR、LVH组测值依次减低,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时间(Ati)及减速时间(Dti)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LVN、LVR、LVH组测值依次缩短,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的二维超声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LVR组及LVH组的内-中膜厚度(IMT)测值增高(P<0.05),但LVN组的IMT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VH组的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及舒张期内径(Dd)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僵硬度(β)测值增大(P<0.05).④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可扩张度(DC)测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颈动脉重构各参数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LVMI与Ds、Dd、IMT、β等呈正相关(P<0.01),与Vimax、Aci、Ati、Dti呈负相关(P<0.01).结论 ①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颈动脉重构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且颈动脉重构的发生早于左室重构.②QTVI作为检测高血压颈动脉重构的早期敏感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治高血压及其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