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钧体病)是由钧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河南省自1957年证实有本病存在,于60年至70年代先后发生8次大的流行。  相似文献   
82.
河南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更有效地防制麻疹,对河南省麻疹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及计划免疫的实施,全省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90年代维持在10/10万左右;冬春季节高发,4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分布有一定差别,1~9岁儿童占86.02%;各地发病率差别很大,局部地区存在麻疹暴发。建议各地实施麻疹控制规划,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逐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减少麻疹暴发或流行,以进一步达到控制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1996年河南省6种人畜共患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畜共患病种类不少,河南主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狂犬病和炭疽等病。这些病有其特定的自然疫源地或经济疫源地,发病也有其一定的规律,一旦流行,对当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为掌握其流行规律,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每年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就实属必要。下面仅就这些病在1996年的流行状况予以分析。1材料来源材料来自于全省各地市的疫情报表,部分来源于现场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归纳整理。2结果2·119…  相似文献   
84.
<正> 199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流行,全省共发生病例9511例,发病率为11.12/10万,死亡565例,病死率为5.86%,是继1970年后的又一个小高峰年。全省129个市、县,除淇县无病例报告外,其它市、县均有病例发生。本文收集了1990年河南各市、县乙脑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建国以来历年乙脑疫情数据及有关调查研究资料,结合1990年的气温、降雨情况,对1990年河南乙脑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2年至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1992年至2011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至2011年河南省麻疹年均发病率为5.27/10万;2011年麻疹发病率大幅降低至历史最低水平;0~4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1岁组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2010年以来各市麻疹发病降低,季节高峰不明显;无免疫史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估算接种率低于报告水平。结论:1岁以下儿童是麻疹防控的重点。规范化接种、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率、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是今后全省麻疹防控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5年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1 235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6/105,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93∶1;平均每年4-6月及11月-次年1月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时间,病例主要集中在2~15岁儿童(93.58%),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 (57.27%)。 结论 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仍处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完善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7.
目的汇总分析河南省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况及特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较为详实的疾病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监测、日分析,对较大级和较敏感事件随时进行追踪。结果全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5起,发病13 412人,死亡46人。其中报告未分级事件65起,发病1 202人、死亡17人;一般级事件232起,发病11 780人、死亡6人;较大级事件18起,发病430人、死亡23人;无重大级以上的事件报告发生。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两者占事件总数85.71%;事件明显聚集发生在学校和幼儿园内,占事件总数62.86%。事件及时处理率为100%。结论传染病暴发和食品安全仍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学校和幼儿园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发地,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属重点保护人群。  相似文献   
88.
A16疏远.结论 HENAN08属EV71病毒的C4亚型,与AnhuiFY08、Zhejiang08和SHZH03进化途径类同.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而且可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乙脑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免疫转印方法分析乙脑患者血清IgG、IgM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并比较免疫转印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脑IgM抗体差异。结果:应用免疫转印方法检查89例乙脑病人血清IgG、IgM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发现绝大部分病人血清IgG抗体可识别E蛋白,部分病人尚可识别NS5,NS3,NS1蛋白。说明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从正常人群中筛选出了45例乙脑隐性感染者,分析隐性感染者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发现隐性感染者对NS5蛋白的反应机率明显低于显性感染者。而病人血清IgM抗体主要识别E,NS5蛋白。免疫转印法检测乙脑IgM抗体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P>0.5),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5%,阴性符合率为78.78%,总符合率为93.25%。结论:乙脑病毒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运用免疫转印法检测乙脑IgM抗体可早?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2006年河南省淋病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6年河南省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河南省共报告淋病3 720例,发病率为3.96/10万,与上年发病率相比下降了26.03%.发病季节性不明显;豫北豫西的济源、郑州和平顶山等8市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男性发病率为6.11/10万,女性发病率为1.76/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性与女性均以20~44岁发病率最高,该年龄段男女合计发病2 986例,占当年发病总数的80.27%.[结论]河南省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是淋病发生和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