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41.
河南省麻疹监测项目进展及监测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河南省麻疹监测质量及麻疹监测项目进展。方法:分析麻疹疫情和监测资料,比较1999年至2001年各主要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反映麻疹监测质量。结果:项目实施前后麻疹病例报告完整性和及时性分别由80.6%上升到99.4%和由70.0%上升到97.2%;监测敏感性、病例调查率、及时调查率、暴发调查率及有明确免疫史所占比例等监测指标有显著提高;市级麻疹实验室的血清检测结果与省实验室比较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1%和98.92%;全省业务人员对监测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统计软件熟悉利用率均在90%以上。结论:河南省麻疹监测质量已达较高水平,麻疹监测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2.
2009年河南省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71,Ev71)~([1])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该病毒导致的疾病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运用TOPSIS法对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TOPSIS法从传染病报告的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4个指标对河南省2008年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全省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焦作市、安阳市和郑州市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较好,洛阳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较差。结论 TOPSIS法应用灵活、结果合理、可作为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进一步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安全性,掌握其免疫效果及免疫持久性,本研究有代表性地抽取2岁以内婴幼儿359名,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和动脑减毒活疫苗。经现场观察证实,两种疫苗接种后,仅极个别出现轻度接种反应,无严重反应发生,因而两种疫苗均是安全的。采用前瞻性方法研究其免疫学效果发现,基础免疫后,两种疫苗所产生的血清抗体达60%左右,但仅能维持1年,第2年需加强免疫,之后,抗体阳性率迅速提高至90%以上,减毒活疫苗高于灭活疫苗,抗体平均滴度也大为提高。经过2~3年的间隔期减毒活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尚维持在80%和70%,而灭疫苗已下降在近50%和35%,提示减毒活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学效果、更少的接种次数和接种剂量,适宜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观察结果,我们认为,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应基础免疫2针,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免疫1针之后,间隔1年最迟2年再加强1针。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1针,第2年加强1针,经4~5年后再加强注射。  相似文献   
145.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探索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死亡病例特征。[方法]对河南省东部地区2009年春季手足口病131例普通及重症病例、16例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对重症病例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对16例死亡病例信息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出疹部位(OR=1.422)、病前与其玩耍孩子发病数(OR=1.455)及先后就诊医疗机构数(OR=2.606)这3个因素为重症可能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只有先后就诊医疗机构数(P=0.007)1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OR=2.567。死亡病例首诊地点多为村级卫生所,诊断不及时,就医环节多,入院后救治积极但效果不佳。[结论]先后就诊医疗机构数是重症危险因素,出疹部位、患儿病前与其玩耍孩子发病数是重症可能危险因素。减少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发生的关键是首诊医师及时诊断并识别出重症倾向,及时推荐到(重症)收治定点医院进行科学规范救治。  相似文献   
146.
鲁豫皖三省麻疹监测试点项目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评价鲁、豫、皖三省麻疹监测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 ,综合三省项目进展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现场评估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和项目省开展的专项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项目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不同 ;除有免疫史记录的病例比例 <80 %外 ,其它麻疹监测系统的关键指标都有明显提高 ;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质量提高不明显 ,漏报和报告表格过于复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实施风疹控制后 ,风疹的平均感染年龄从 1999年的 9 8岁 ,提高至 2 0 0 3年的 13 9岁。  相似文献   
147.
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因素,提出防制对策。[方法]收集1951~2005年河南省狂犬病疫情资料及1997~2005年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采集疫情活跃地区市售狗脑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河南省自建国以来人狂犬病发病共有3次高峰。近年来疫情回升十分明显。1979~2005年共报告人狂犬病3 273例,其中97.8%发生在农村地区。豫南、豫东5市是高发区。狂犬病发病虽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温热季节相对较多。病例男多于女,15岁以下少儿及50岁左右人群高发。传染源以犬为主。暴露部位、暴露后处理情况及年龄等因素影响发病。100份狗脑样品,IFAT阳性6份,ELISA阳性5份,PCR扩增阳性10份。分离出狂犬病毒4株。[结论]应做好犬只的管理和免疫。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狂犬病健康教育,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暴露后伤口正确处理率、疫苗接种率。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应用破伤风抗体(IgG)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对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与标准法检测进行比较,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采用双盲法检测300份健康人血清,依照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破伤风抗体浓度,通过与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相关性等指标.结果 通过检测标准品,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7.7489x-0.0018,r=0.99,国产试剂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6.8%,约登指数为0.909,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8.5%.相关性分析结果r=0.987798,P<0.05,标准法测定结果与国产试剂盒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该国产试剂操作规范,简单快捷,不受条件限制,利于大量标本的快速检测,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捷精确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9.
志贺菌属分为AB、CD 4个群,即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福氏志规菌(S.flexneri)、鲍氏志贺菌(S.boydii)、宋内志贺菌(S.sonnei)以及50多个血清型(包括亚型).现将河南省各监测点2000-2007年志贺菌菌型、药敏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0.
乙型肝炎免疫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群乙肝免疫状况.为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001年、2003年河南省计划免疫综合监测点的973人进行了免疫监测(检测血清HBsAg、HBsAb、HbcAb)。结果2001年、2003年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5.65%和73.30%;HBsAb阳性率分别为43.82%和56.02%;HBsAg携带率分别为6.09%和5.24%。结论河南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有所提高,HBsAg携带率有所下降,但HBsAb阳性率较低。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的应加大对乡村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免疫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