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晚期癌症病情复杂 ,并发症多 ,且易转移。临床多数病人是已失去手术、放疗、化疗的机会或部分手术、放疗、化疗后复发病人。此时中药、蒙药配合治疗效果最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晚期癌症的表现特点创用一种“固涩疗法” ,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常用药物有 :龙骨、牡蛎、首乌、五味子、芡实等。这些药物分别由甘涩、酸涩、咸涩、苦涩组成。甘酸化阴 ,咸涩固精 ,诸药合用不但固护流失且能固涩癌细胞转移。临床用于胃癌、食道癌、肝癌、肺癌等 ,能缓解症状 ,减轻疼痛 ,缩小肿块 ,延长寿命。一般服药 1~ 3个月。兼高烧加羚羊角 ,水牛角 ;有出血… 相似文献
23.
背景:有研究表明步态特征的变化及步行稳定性下降是引发老年女性跌倒的主要原因。目的:观察老年女性步行时足底压力特征随年龄增长情况,为监测人体运动系统衰老进程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选取40~50岁中年及70~75岁老年女性各45名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观察时相、冲量、足轴角、足内外翻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平地自然走时,老年组支撑期各阶段时间均大于中年组。老年组步行时,离地阶段所占支撑时期小于中年组(P〈0.05),着地阶段、前掌接触阶段所占支撑时期大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足底所受冲量最大的部位是第2,3跖骨,老年组足底所受冲量最大的部位是第3,4跖骨,两组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行走时老年组的足轴角明显大于中年组足轴角(P〈0.05);足内翻例数(13例)多于中年组(5例)。结果证实,老年女性行走较中年女性缓慢;支撑期中,离地阶段比例变短,着地阶段比例变长是增龄性变化特征。老年与中年女性最易疲劳和损伤的部位在足前掌中部,老年女性更容易以八字脚姿态行走,同时易出现足内翻现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从中医角度探讨固涩方抗肿瘤活性的机理。实验通过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TUNEL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透射电镜观察,Dot blot检测Bcl-2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和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固涩方剂治疗干预实验,研究固涩方煎剂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固涩方煎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并从凋亡基因调控等多角度阐明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①固涩方煎剂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生冀有明显的杀伤抑制作用;②固涩方煎剂从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研究均表明能够显著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生;③固涩方煎剂对裸鼠移植性肝癌从大体观和病理学研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④固涩方煎剂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调控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有关。中医根据阴阳理论探讨机理。固涩方是临床自拟处方。 相似文献
25.
<正>钙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约占体重的2%,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 200 g,其中约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存在形式主要为羟磷灰石,约1%的钙以游离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在构成人体的各种矿物质中,钙含量居于首位,从骨骼、肌肉到血液,从器官、组织到细胞,在人体内钙无处不在,有形成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活动,参与血凝过 相似文献
26.
345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为结核内科之重症,常并发于粟粒性肺结核或其它脑外结核,病情重,死亡率较高,在本病的诊治中,护理技术的优劣也是影响结脑转归的关键。为探讨结脑病人的护理方法和技术,提高治愈率,促进康复,对345例结脑病人进行了临床护理分析和研究。方法:按护理程序对本组结脑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体位、环境、心理、饮食、二便及用药的指导和护理。结果:治愈好转298例,退院或转院34例,死亡13例。结论:对结脑病人实行有效的综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28.
巨舌症是临床少见的一种病症.其特点是舌体巨大,舌活动受限,语言表达受影响.其治疗无规范化.根据怪病、难病从痰治疗的经验,久病入络的观点,采用从络治疗.从络治疗主张健脾祛湿,理气通络. 相似文献
29.
我们近年来治疗脑梗塞百余例 ,针对其发病以阴虚阳亢为本 ,风痰瘀血为标的病变机理 ,提出脑梗塞中医辨证治疗思路。我们认为脑梗塞发病初期 ,即先兆期 ,标象明显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腑气不通 ,气血运行不畅 ,脑络失养 ,此时应着重治标 ,活血熄风 ,祛痰通络 ,通腑降浊为首要之务。脑梗塞急性期 ,多为痰热腑实 ,腑气不通 ,或肝肾阴虚 ,风阳痹阻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为气虚血滞 ,脉络瘀阻 ,病久则气阴两虚 ,顽痰瘀血痹阻络道 ,缠绵难愈。各期各型临床不可拘泥 ,应辨证论治 ,重用活血化瘀药 ,但一般来说 ,病程越长 ,药量越重。新发疾病 ,则适当… 相似文献
30.
探讨心电图在颈心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选取的197例不合并其他疾病的单纯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病分型,并对其颈椎病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不同分型颈椎病患者出现各种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的组内比较: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窦性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相比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交感型颈椎病中ST-T改变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相比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椎动脉型颈椎病中ST-T改变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相比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分型颈椎病患者出现各种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不同,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的检查方法,心电图对颈心综合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