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3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在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巩膜隧道切口的基础上,用特制小梁咬切器伸入巩膜隧道内咬切小梁或以15度刀切除小梁组织完成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术后视力≥0.5者19眼,0.1~0.4者14眼。0.08者1眼,术后眼压≤21mmHg32眼。结论 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快、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抚触和喂养频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按需喂养基础上增加喂养频率及腹部抚触,对照组按需喂养。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喂养次数分别为(9.2±1.8)次/d与(5.8±1.6)次/d;排便次数分别为(5.1±1.5)次/d与(2.7±1.4)次/d;黄疸消失所需光疗时间分别为(35+8)h与(44±9)h;胆红素每天下降值分别为(31.3±9.4)μmol/L与(23.5±8.0)μmol/L,以上结果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喂养频率及腹部抚触,可促进黄疸患儿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3.
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对患者血清CRP及IL-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51例Braunwald分级ⅡB级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择期冠状动脉腔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于术前、术后2h、术后14h留取血清样本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保存血清样本于-20℃冰箱一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L-2水平。结果45例患者成功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前、术后2h、术后14h血清CRP水平分别为9.5±3.8、11.8±5.6、22.8±11.2mg/dl(P<0.05),血清IL-2水平分别为50.8±23.5、42.1±15.3、6.3±3.5ng/ml(P<0.05)。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19例置入Cypher支架与23例置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CRP与IL-2水平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后CPR水平逐渐升高,IL-2水平逐渐降低;CRP与IL-2均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症反应强弱的指标,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组患者Cypher支架与Firebird支架对CRP与IL-2的影响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3例.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观察对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T-proBNP水平术前分别为(776.8±219.2)pg/mL 与(351.2±123.4)pg/mL(P<0.01),术后即刻分别为(963.6±31 5.3)pg/mL与(372.5±142.1)pg/mL(P<0.01),术后7 d分别为(443.7±188.5)pg/mL 与(275.6±98.2)pg/mL(P<0.01);术后即刻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仅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均降低(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组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基线NT-proBNP≥300 pg/mL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10.6%(7/66)高于NT proBNP<300 pg/mL患者的6.1%(2/33)(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T-proBNP水平存在动态改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利疸康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疸康颗粒治疗组。中毒48小时腹主动脉取血,检测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Wister大鼠经ANIT染毒后,经利疸康治疗后,生化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论:药对ANIT诱导的肝毒性损伤有明显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运用牙菌斑指数评价银川市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菌斑是由粘附在牙面上的细菌和糖类食物残屑形成,是口腔细菌生存和致病的环境。因此,通过牙菌斑指数可客观地反映口腔卫生状况。为了解银川市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为今后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1991年12月,以牙菌斑指数为定量指标,对银川市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68.
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ic imaging,3D-CTA)检查,重建椎动脉和颈椎骨及颅内椎-基底动脉,在CTA上观察椎动脉的外形、行经及与颈椎骨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的椎动脉CTA重建图像中血管先天畸形15例,血管硬化21例,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致血管局部受压38例,血管闭塞1例,血管瘤1例;椎动脉正常10例。先天畸形中发育异常9例,表现为整条血管纤细,直径小于2.5mm;走行异常6例。血管硬化表现为血管壁粗糙、不规则、粗细不均匀、钙化等。结论:CTA诊断椎动脉先天畸形和血管硬化有独到之处,椎动脉先天畸形和血管硬化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9.
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05年12月,笔者对41例(49节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到伤椎,球囊扩张后灌入骨水泥。根据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学检查,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41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2个月。疼痛消失36例,留有轻度疼痛4例,疼痛无好转1例。40例对治疗满意,1例不满意。并发症:骨水泥漏7例,腰部穿刺部位血肿2例,肋间神经痛1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骨水泥致椎体骨折1例。结论 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预防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0.
气膀胱腹腔镜在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先天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气膀胱腹腔镜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先天畸形的效果。方法18例患儿(男11例,女7例)共22根输尿管。年龄3个月~7岁,平均3.6岁。膀胱输尿管反流9例(其中双侧反流4例),膀胱憩室伴输尿管口狭窄2例,输尿管口狭窄伴同侧肾积水7例。经球囊尿管注入CO2气体,以16mmHg的压力建立气膀胱。在脐下及其两侧放置trocar,用丝线与膀胱及腹壁固定。分别导入膀胱镜及操作器械,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及膀胱输尿管移植,术后留置导尿。结果1例因输尿管回缩至膀胱外而中转开放,余1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单侧13例平均130min(110~145min),双侧4例平均242min(225~250min)。住院9~12d。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8年。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无输尿管反流。1例术后3个月轻度尿道感染,行包皮环切术后无复发。结论在熟练掌握了腹腔镜技术后,气膀胱腹腔镜技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先天畸形,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