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Objectiv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elineate the mechanism of organized loft atrial tachya-rrhythmia (AT)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in whom organized ATs developed or induced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F were en-wiled. Left atrial (LA) activation during ATs was mapped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Radiofrequency energy was delivered to the earliest activation site or narrowest part of the re-entrant circuit of ATs. Results A total of 146 ATs were mapped. Four ATs were characterized as a focal mechanism [cycle length (225 ± 49) ms]. A macro-reentrant mechanism was confirmed in the remaining 142 ATs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LA activation time accounted for 100% of cycle length (205±37) ms. All 142 ATs used the conduction gaps in the basic fig-ure-7 lesion line. There were 3 types of circuits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gap location. Type Ⅰ (n = 68) used gaps at the ridge between 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LSPV)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Type Ⅱ(n = 50) used gaps on the LA roof. Type Ⅲ (n = 24) passed through gaps in the mitral isthmus. Ablation at these gaps eliminated 130 ATs, but the remaining 16 A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to sinus rhythm due to a poor response to ablation. Conclusion Vast majority of left ATs developed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F are macro-reen-trant through conduction gaps in the basic figure-7 lesion line, especially at the ridge between LSPV and LAA. Noncontact activation mapping can identify these gap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to target effective catheter ablation.  相似文献   
12.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房颤)诊疗的重点。除此之外,介入治疗安全开展和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的把握也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房颤专家工作组在2017年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上,于2018年继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以明确我国房颤诊疗水平。2018年与2017年相比,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比例有所升高(47.3%vs 32.9%,P<0.05),具有适应证的房颤患者出院处方包括抗凝药比例增高(56.7%vs 53.9%,P<0.05),更高比例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得到了抗凝指导(88.6%vs 86.6%,P<0.05)。房颤介入治疗方面,导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为2.6%,左心耳封堵并发症发生率为4.6%,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符合率为100%。2018年我国房颤诊疗质量较2017年有明显改善,但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需要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我国房颤整体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导管消融对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远期疗效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心房基质改良的线性消融对持续性房颤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消融术式与消融远期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7例因药物无效而接受了步进式线性消融的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病例,依据房颤能否被消融转复为窦性心律分为消融转复组和消融加电复律组并平均随访至术后5.3年.结果 87例患者中有50例(57.5%)术中通过线性消融直接终止了房颤,37例(42.5%)患者线性消融无法转复,除1例之外均行电复律成功.平均随访(5.3±1.0)年,单次消融后34例(39%)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消融转复组24例(48%),消融加电复律组10例(27%)可维持窦性心律,消融转复组的远期成功率高于消融加电复律组(P=0.047).结论 对于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通过线性消融策略进行心房基质改良消融可能有助于提高远期成功率.术中通过消融直接转复为窦性心律是远期成功率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饮酒程度对男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 共连续入选初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男性房颤患者192例(持续性房颤64例,阵发性房颤128例),平均年龄(53.4± 10.3)岁.排除患有瓣膜性心脏病、近3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50、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根据术前饮酒程度分为不饮酒、少中量饮酒和大量饮酒3组,并对比3组间临床特征及消融疗效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元回归分析,评价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 平均随访(17.7±6.1)个月,共66例(34.4%)患者复发房颤.其中,大量饮酒者(29.7%)的左心房内径显著增大,术后复发率显著增加.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持续性房颤、2型糖尿病、CHADS2评分≥2、左心房扩大均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饮酒(HR=1.547,95% CI 1.108~2.161,P=0.010),2型糖尿病(HR=1.939,95%CI 1.038 ~3.622,P=0.038),左心房内径(HR=1.046,95% CI 1.000 ~1.095,P=0.050)是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大量饮酒的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扩大,其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显著增加.饮酒程度能够独立预测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医师对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医学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2019年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参会医师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工作特点10道题目和NOAC知识20道题目.NOAC知识题目正确作答比例≥80%定义为知晓良好.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578份.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明确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行EMB检查的80例患者,按照活检结果的不同,分为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明确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35.0%)经EMB证实为心肌炎。与非心肌炎组(n=52)相比,心肌炎组(n=28)急性病程(<1个月)的比例更高(13.5%vs. 35.7%,P=0.020),QRS波时限显著延长[(102.2±29.6)ms vs.(117.3±22.9)ms,P=0.022],异常Q波、室内传导阻滞、ST段异常及T波异常的比例均较高(P均<0.05)。此外,心肌炎组较非心肌炎组更易合并心力衰竭(71.4%vs. 15.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病程、合并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T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折返性的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VT)绝大多数发生于左心室并表现为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本文报道1组VT折返环位于左心室但出口在右心室且表现为左束支阻滞(LBBB)的病例。方法32例因陈旧性心肌梗死伴VT而接受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患者,其中4例临床有LBBB形态的VT。使用非接触等电位和虚拟单极标测判断VT起源,结合舒张中期电位(MDP)和拖带标测确定折返关键通路和消融靶点。用盐水冲洗电极导管在折返环的关键峡部行线性消融。结果全部32例患者中,4例临床有LBBB型VT者均成功被诱发,其中1例有两种LBBB型VT,1例同时有RBBB型VT但周长与LBBB型相同;另有1例共有6种形态的VT,包括RBBB和LBBB型。在右心室内的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可迅速确定VT在右心室的传出部位,该处的虚拟单极标测显示rS型提示左心室起源。3例在左心室成功拖带并消融成功,靶点均紧邻左心室间隔,其中1例位于下壁,1例在前壁,1例两种LBBB型VT分别在前壁和下壁间隔旁消融成功。随访1~4.2年,未服抗心律失常药无VT发作。而1例诱发出6种单形(包括RBBB和LBBB型)VT患者因巨大室壁瘤及心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而中途放弃消融。结论紧邻室间隔的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起源VT可能因在右心室有出口而表现为LBBB型,需要在标测和消融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完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641例患者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AS 8.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腺苷注射前,641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436例(68.0%),心电图异常205例(32.0%).腺苷注射过程中新出现心律失常132例(20.6%,132/641),其中房性早搏39例(29.5%),室性早搏45例(34.1%),窦房阻滞8例(6.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5.3%),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6例(19.7%),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4.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8%);需停药13例(9.8%).腺苷注射终止后新出现心律失常28例(4.4%,28/641),其中房性早搏16例(57.1%),室性早搏11例(39.3%),窦房阻滞1例(3.6%).641例患者腺负荷试验中共35例(5.5%)出现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39例(6.1%)予停药处理,无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心肌灌注显像结果:36例心肌缺血改变,8例心肌梗死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用腺苷药前、中、后心律失常并不增加出现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改变的风险[P=0.9613,比值比(OR)=0.982,95%可信区间(CI)0.471~2.046;P=0.9511,OR<0.001,95%CI:<0.001,>999.999;P=0.9931,OR<0.001,95%CI:<0.001,>999.999],并且腺苷注射过程中出现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及ST段压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8,0.5317,P均>0.05).ST段压低>0.1 mV的患者出现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风险增加(P=0.0005,OR=5.608,95%CI2.110~14.905).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过程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出现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有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鞘管与固定弯鞘管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中的应用,评估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鞘管是否在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方法 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首次接受RFCA行环肺静脉隔离术(PVI)的4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应用不同类型鞘管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鞘管,另一组患者采用固定弯鞘管。比较两组患者在PVI时长、手术总时长、导管操作时长、消融点数、每个消融点的平均放电时长、PVI单圈隔离率、碎点率、术者消融感受评分、有无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鞘管组右肺静脉隔离(RPVI)时长[(10.59±2.32)min比(14.06±6.13)min,P=0.030]、导管操作时长[(6.59±2.76)min比(13.25±6.82)min,P=0.000]均较固定弯鞘管组显著减少,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鞘管组术者消融感受得分高于固定弯鞘管组[(7.67±0.80)分比(6.00±0.82)分,P=0.004],碎点率低于固定弯鞘管组[(0.03±0.03)比(0.08±...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炎症和心脏自主神经重构是房颤触发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心房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丛的神经放电增加。研究表明,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丛放电及心房炎症,从而降低房颤负荷。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个体化的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方案,深入探索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的保护机制有助于该治疗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