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使心脏病学发生了重要变革,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反复作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术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指征已放宽到那些从前曾仅用药物治疗者,本研究旨在分析对那些认为不适宜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术使血管重建的可行性。 入选者包括1995年1月~1996年12月期间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43名  相似文献   
62.
小儿肺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观察长沙铁路医院(410001)郑艳辉郑茵罗璨杜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郑兵近年来氧自由基(OFR)在疾病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有报道氧自由基在肺炎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为...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影响或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5例.对冠心病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或预测指标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水平、左房左室大小、高敏C反应蛋白等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冠脉病变支数越多,Gensini积分越高.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与2型糖尿病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相反,心肌桥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轻.结论 2型糖尿病及高水平的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心肌桥与冠脉病变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4.
压宁定联合美心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压宁定联合美心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压宁定联合美心力治疗,对照组予压宁定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各为96.7%,7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增大(P<0.01),且以治疗组增大显著(P<0.05),。结论:压宁定联合美心力治疗CHF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于压宁定治疗。  相似文献   
65.
老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发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再加上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关注不够,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笔者收集我院2000-2006年24例老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中青年和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抑郁和焦虑发病情况,两者间的差别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法]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袁调查入选对象的抑郁焦虑情况. [结果]①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抑郁和焦虑发病率高,分别为54.8%和50.5%.②在中青年患者中,焦虑为主,影响因素有月收入、医疗费用报销方式、突发起病等原因.③老年患者中,抑郁为主,抑郁合并焦虑较中青年患者多见,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费用报销方式. [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不同年龄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不同且影响因素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7.
ACE与AT1R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lR)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对未行心脏移植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地高辛素标记DNA探针原位杂交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杂交是将重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与组织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起来,在组织细胞原位显示某种特定基因、mRNA及其产物(特异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的一项新技术。该方法用于组织和细胞学研究27年来[1],不论是对细胞内的DNA,还是mRNA已有大量成功的报告[2,3]。其中,DNA探针一般比RNA探针敏感,使用较方便,能选用各种标记方法,且杂交适宜温度的范围较宽。但操作程序较复杂,不易驾驭。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56例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13例(23.2%),小面积脑梗死37例(66.1%),腔隙性脑梗死仅6例(10.7%).38例(67.9%)合并有高血压病,28例(50.0%)合并有冠心病,20例(35.7%)合并有糖尿病,10例(17.9%)合并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1例(1.8%)以头晕起病;46例(82.1%)以肢体偏瘫起病,其中伴有言语障碍或吞咽呛咳40例,9例(16.1%)以突发意识障碍起病.有26例(46.4%)合并了肺部感染;预后方面,仅1例(1.8%)患者完全恢复,8例(14.3%)出现梗塞后出血转化,7例(12.5%)因病情危重自动放弃出院.40例(71.4%)患者的肢体及言语障碍无明显恢复.结论 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症多,肺炎并发症比率高,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Cys-C及β2-MG。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UAER、Cr、BUN、Cys-C及β2-MG分别为(6.6±0.6)mmol/L、(68.5±21.3)mg/24 h、(62.1±8.3)μmol/L、(5.8±1.7)mmol/L、(1.0±0.3)mg/L、(1.9±0.2)mg/L;对照组分别为(6.8±0.8)mmol/L、(124.0±32.2)mg/24 h、(62.5±7.4)μmol/L、(6.1±2.2)mmol/L、(1.7±0.3)mg/L、(2.8±0.3)mg/L;观察组Cys-C、β2-MG及UAER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Cr及BU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患者,可显著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蛋白,从而达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