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小剂量硝酸甘油(NTG)静滴对老年AMI患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MI患被随机分为小剂量NTG静滴治疗组(30例),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20例),观察血压、心率,胸痛情况,评价临床心功能状况及预后。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1%,47.4%,心衰控制率分别为81.8%,33.3%,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分别是10.0%,35.0%。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小剂量静滴NTG可使老年AMI的患得益,有效地缓解胸痛,改善临床心功能并减少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遗传决定的该系统基因多态性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某些心血管疾病与某个单基因或多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内皮细胞抗凋亡的机制。方法:在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中,分别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rAAV-F87V2周,证实其在内皮细胞中高效表达。用TNF-α(10ng/ml)和放线菌素D(ActD)(5ng/ml)诱导凋亡,流式细胞计数观察其凋亡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用流式细胞计数的方法观察空白组及转染F87V组加入AKT抑制剂、LY294002、芹菜素及PD98059后的细胞凋亡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后BAECs能高效表达P450表氧化酶基因F87V(P<0.05);流式计数凋亡细胞数,转染表氧化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转染CYP P450表氧化酶后,AKT及ERK的磷酸化增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MKK的抑制剂后转染F87V组较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rAAV-F87V能通过MAPK(ERK1/2)与PI3K/AKT途径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五组对HUVECs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 min后换正常培养液再培养4 h)、缺血再灌注+0.1 mmol/L PDTC组、缺血再灌注+0.25 mmol/L PDTC组和缺血再灌注+0.5 mmol/L PDTC组。后三组均于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前1 h在培养液中添加相应浓度PDTC。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PDTC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TNF-α、ICAM-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HUVECS上清液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0.25、0.5 mmol/L PDTC均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mRNA表达水平(P0.05)。0.5 mmol/L PDTC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PDTC通过沉默p65,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TNF-α和ICAM-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5.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和Holter资料。结果:(1)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6例(31.55%),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20例(65.48%);SMI发生率为69.09%,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0.91%;(2)SMI发作有明显生物节律,以清晨6-12时发作频率最高;(3)SMI发作时心率减慢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P<0.005);(4)SMI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3.4%。结论:Holter可早期发现老年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郑茵  彭稢  陈金军  侯金林 《肝脏》2014,(6):407-411
目的:通过临床常用感染指标探讨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南方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住院且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完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357例,记录其入院及住院期间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和淋巴细胞(LYM)比值,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小板(PLT)计数。随访患者入院90 d后的生存情况。比较死亡与生存患者入院及住院期间各指标,Logistic分析确定死亡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分别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结果94例患者入院90 d 后死亡。死亡组 WBC 计数、NE 和LYM比值入院及住院期间各指标分别为:(8.45±0.55)×10^9/L、(72.33±1.16)%和(16.36±0.81)%、(9.17±0.64)×10^9/L 及(71.24±1.31)和(16.39±0.87)%、(13.55±0.83)×10^9/L及(83.38±0.92)和(22.68±0.84)%,(5.88±0.33)×10^9/L及(63.05±1.23)和(8.58±0.48)%,对比生存组相应各指标分别为:(6.84±0.26)×10^9/L 及(65.67±0.89)和(23.01±0.75)%、(6.05±0.21)×10^9/L 及(61.53±0.83)和(25.50±0.68)%、(9.09±0.36)×10^9/L 及(73.03±0.89)和(34.48±0.81)%、(4.20±0.14)×10^9/L 及(50.95±0.87)和(16.89±0.64)%,P 值均<0.01。入院短期内CRP水平升高和PLT计数降低的幅度死亡组较生存组大。多变量分析结果住院期间临床上诊断感染,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LYM比值基线值为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并发感染或LYM比值基线值低于17.4%的患者90 d生存率分别低于其他患者(均P<0.01)。结论 WBC计数和NE、LYM比值,CRP 水平和PLT 计数的短期变化幅度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MELD-Na评分和Child-Turcorto-Pugh(CTP)评分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39例,研究MELD-Na评分与CTP评分对疾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采用正态Z检验. 结果 肝衰竭晚期MELD-Na评分显著高于中期及早期(P值均<0.01),肝衰竭中期MELD-Na评分显著高于早期(P<0.01),肝衰竭早、中、晚期CT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衰竭分期与MELD-Na评分的相关性(rs=0.485,P< 0.01)比CTP评分的相关性高(rs=0.306,P< 0.01);肝衰竭早、中、晚期患者短期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MELD-N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1),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CTP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ELD-Na、CTP评分的增加,短期病死率逐渐升高(P<0.01);MELD-Na和CTP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23,预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CTP评分,MELD-Na评分在预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上略占优势;应用上可以MELD-Na为主,两评分模型互为补充,并密切结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炎症标志物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在老年和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12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的患者测定hs—CRP,并对其在老年和中青年ACS中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和中青年ACS患者的hs—CRP浓度高于非ACS患者(P〈0.05);(2)在老年组,hs—CRP水平在冠脉1、2、3支病变组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中青年组.冠脉2、3支病变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年龄与hs—CRP水平不相关(r=0.02,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49.
肺栓塞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栓塞误诊原因,以提高其确诊率。方法:选择我院住院102例肺栓塞患者中首诊误诊的75例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误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75例肺栓塞患者分别被依次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30.7%)、心功能不全(26.7%)、肺部感染(17.3%)等疾病,误诊率达73.5%;(2)胸部螺旋CT检出率90.3%。结论:肺栓塞的症状多,且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螺旋CT是目前推荐的一种早期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海南黎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60例海南黎族动脉硬化患者组及276例黎族健康人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观察DD、DI、Ⅱ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DD、DI、Ⅱ 3个亚组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IMT). 结果 (1)动脉硬化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为15.0%、37.3%、47.7 ;D及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7%及66.3%.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17.8%、40.6%、41.7%,D及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0%及62.0%.两组间DD、DI、Ⅱ基因型频率及D、Ⅰ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脉硬化组在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TG(OR=2.14)、apoA(OR=360.39)、收缩压(OR=1.21)、舒张压(OR=1.08)、ACE DD基因型(OR=0.30)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相关(P<0.05).ACE DD型亚组的MIMT比DI和Ⅱ型亚组显著增高(P<0.05). 结论 ACE DD基因型增加了颈动脉硬化易感性,是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