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清学检测特点和抗体特异性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送检的疑似HDN病例3 047例,以本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非ABO-HDN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检测标本中随机选取的ABO-HDN病例作为对照,分析致病抗体特异性、血清...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探讨胆囊良恶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表现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胆囊病变患者的术前CEUS和CECT的增强模式和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良性病变CEUS和CECT增强早期大部分均呈高增强,分别为84.6%(33/39)和79.5%(31/39)(P=0.500).恶性病变CEUS和CECT在增强早期亦以高增强为主,分别有97.0% (32/33)和87.9% (29/33)(P=0.250).良性增强病变晚期CEUS和CECT上呈低增强者分别为91.2% (31/34)和88.2% (30/34)(P=1.000).恶性病变在CEUS和CECT上增强晚期均消退为低增强者均为100%.②良性和恶性病变CEUS增强减退为低增强的时间分别为(39.9±15.7)s和(29.9±5.6)s (t =3.61,P=0.000).③良性病变CEUS和CECT病灶呈不均匀增强者分别为41.0%(16/39)和53.8%(21/39)(P=0.063),恶性病变分别为84.8% (28/33)和97.0%(32/33)(P=0.125).④恶性病变中CEUS和CECT诊断胆囊壁完整性破坏者分别为87.9%(29/33)和90.9%(30/33)(P=1.000).⑤CEUS和CECT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7% (66/72)和87.5% (63/72),敏感性为97.0%(32/33)和93.9% (31/33),特异性为87.2%(34/39)和82.15%%(32/39)(P值分别为0.250、1.000、0.500).结论 良恶性胆囊疾病在CEUS和CECT增强模式有相当的一致性,两者诊断效能接近.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史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117例不良妊娠史遗传咨询病例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13例,异常核型发生率为11.11%,其中,84例女性遗传咨询者中异常核型为7例,异常率为8.33%,33例男性遗传咨询者中异常核型6例,异常率为18.18%,男性染色体异常率高于女性。结论不良妊娠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关,因此对有不良妊娠史的夫妇双方都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染色体核型异常者下次妊娠必须进行宫内诊断,防止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基于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T)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3例乳腺癌患者,根据NACT疗效分为临床应答与临床无应答组,比较二组临床资料及灰阶超声特征。提取基于灰阶超声的乳腺癌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基于上述特征的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乳腺癌NACT后临床应答的效能。结果 NACT后临床应答组32例、临床无应答组21例,2组间年龄、绝经比例、分期及分子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声像图所示病灶最大径、内部回声、钙化、边缘、后方回声、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6个影像学特征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乳腺癌NACT后临床应答的AUC为0.88[95% CI(0.78,0.99)],敏感度0.88,特异度0.81。结论 基于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评价乳腺癌NACT效果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诊断肝细胞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CEUS)新技术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与对比增强CT(CECT)比较其增强表现,评估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8个HCC病灶接受了CEUS和CECT检查。CEUS造影剂为声诺维,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CECT造影剂为优维显,常规双期增强扫描。结果98个(100%)病灶在CEUS和CECT动脉期均显示增强,表现为高增强分别为98个(100%)和94个(95.9%,P=0.121),CECT4个(4.1%)病灶表现为等增强。在门脉期,CEUS和CECT显示病灶消退至低增强分别为82个(83.7%)和83个(84.7%),P=0.845。CEUS和CECT显示肿瘤周边薄环状增强的病灶数目分别为30个(30.6%)和31个(31.6%,P=0.877),显示瘤内血管的病灶数目分别为94个(95.9%)和36个(36.7%,P=0.000)。结论HCC的CEUS增强表现与CECT一致,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HCC定性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金脊鹿角汤联合浮针再灌注活动治疗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肾阳亏虚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金脊鹿角汤联合浮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疗程为56 d(其中浮针再灌注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关节活动度(胸廓呼吸差和脊柱活动度)和血液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4%、95.6%,对照组分别为35.6%、66.7%,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2组患者治疗后24 h、5 d、10 d、20 d、50 d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BASF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治疗组的胸廓呼吸差和脊柱活动度(包括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颌柄距)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组对各项关节活动度指标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停治后2周,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仍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腰骶脊背疼痛、腰膝酸软仍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6)治疗后,2组患者的ESR、CRP、TNF-α、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脊鹿角汤联合浮针再灌注治疗肾阳亏虚型AS,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阳虚症状、关节功能和血液炎症指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各种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s-FLPs)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方法 采用SonoVue 结合低机械指数厌阶超声造影技术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观察不同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在不同时相的增强特征.结果 胰腺癌85.7%(36/42)实质灌注早期和实质灌注晚期均保持低增强水平呈Ⅰ型增强模式,90.5%(38/42)增强晚于胰腺实质,血管期肿瘤内町见不规则分布的扭曲走行微血管缓慢由周边向中央灌注;肿瘤样胰腺炎75%(6/8)实质灌注早期和实质灌注晚期均保持等增强水平呈Ⅱ型增强模式,75%(6/8)与胰腺实质同时增强,血管期肿块内可见均匀分布的微血管快速全瘤灌注;胰腺内分泌肿瘤2/3呈实质灌注早期为高增强和实质灌注晚期为低增强呈Ⅳ型增强模式,2/3增强早于胰腺实质,血管期肿瘤内微血管快速伞瘤灌注;转移瘤增强模式与原发肿瘤类型有关,血管期肿瘤内微血管快速全瘤灌注.结论 不同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有其典型的增强模式,从而克服了BUS对s-FLPs缺乏组织特性的不足,有望成为s-FLPs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70.
王佩玉  郑艳玲 《山东医药》2005,45(25):26-26
患者35岁,因停经28周,胎动消失1d,于2004年8月7日入院。患者以往健康,孕2产1,末次月经2004年1月20日;丈夫健康。查体:T36.8℃,R20次/min,BP17/12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脾未触及,全身无压痛。产科检查:宫高25cm,腹围93cm,LOA,胎心音未听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11.2×109/L,RBC3.54×1012/L,Hb112g/L,血型B型,血凝四项、乙肝五项、肝功、尿常规正常。B超示宫内妊娠,头位,双顶径6.7cm,未探及胎心搏动;羊水指数13cm;胎盘后壁,成熟度级;胎儿颈部示脐带压迹。诊断为28周妊娠,脐带绕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