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40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95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TedralSA治疗老年重度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
方法观察14例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4.6岁,病人静息时心率在40~50次/分,伴头晕、胸闷、乏力。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后,口服TedralSA每日0.5~1片分2次服。服药一个月后重复Holter检查。
结果服药后病人静息时心率调整在50~70次/分。治疗前后Holter检查,最快心率为84.14±3.99次/分和116.50±10.08次/分,P<0.001;最慢心率为34.93±2.79次/分和44.21±2.91次/分,P<0.001;平均心率为51.93±1.44次/分和63.29±2.27次/分,P<0.001;病人症状消失,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TedralSA是一种治疗老年重度窦性心动过缓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医学和生理学有一重大进展,即发现了哺乳动物心房肌细胞中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otic factor, ANF)。该因子有强大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可能在心血管等某些疾病的发病中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男性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50例冠心病患者和24例对照男性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以年龄、体质指数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多项指标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32.9±9.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6±5.1μg/L,P=0.0001)。Logistic回归均显示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是冠心病的一个显著性危险因素。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0),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分为四等分,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每上升一个等分时,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加重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2.5倍;Gensini积分加重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的OR值为1.89。年龄、高敏C反应蛋白和D-dimer水平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显著相关,而其他指标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作为内皮损伤的标志物,男性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利钾尿肽 (KP)与心钠素 (ANP)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CRFⅡ~Ⅲ期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 2 6例 ;选择同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 (EH) 1~ 3级高危患者而肾功能正常者 2 5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并计算出左室心肌重量 (LVM ) ;监测 2 4h动态血压 ,测出平均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 ;同时测定血浆中的KP与ANP、血肌酐、尿素氮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F组SBP ,DBP及LVM均高于EH组 ,而且KP ,ANP及KP ANP亦高于EH组 ,两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KP ,ANP可能在老年CRF患者伴发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的临床与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动态心电图机(Holter)记录到的40例老年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及伴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72阵(96.0%)。其中多源型室性心动过速44阵(58.7%)。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14例(35.0%);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例(5.0%);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RS波群宽度常≥0.14s。4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最终因心室颤动而死亡。结论老年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预后一般良好,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伴有严重心肌损伤,预后差。 相似文献
46.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发病率增加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也不断增加,而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发生CHF的危险75~84岁几乎是65~74岁的2倍,CHF的患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从65~74岁的13和8每1000人年增加到80岁以上的29和18每1000人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随访36年,发现CHF患病率随增龄升高,每10岁大约增1倍, 相似文献
47.
郑秋甫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1):79-80
1 什么叫养生?什么叫养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关于衰老和老年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历代文献资料中记载着许多有关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黄帝内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的问世,书中虽然没有提出衰老的概念,但已认识到情志、环境、饮食、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人体衰老,而衰老的机理是以肾虚为主的五脏虚衰. 相似文献
48.
内源性类洋地黄素(endogenous digitalis-likefactor)是一种内源性利钠因子,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和强心,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国外文献报道原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妊娠妇女及新生儿血清中该因子浓度升高,国内报道很少。本文测定53例肝硬化患者血浆该因子的水平,并试图探讨其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芦沙坦和苯那普利对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以Wistar Kyoto (WKY)大鼠作为对照 ,老龄前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为对照组、苯那普利 [10mg/ (kg·d) ]及芦沙坦 [30mg/ (kg·d) ]治疗组 ,治疗期为 3个月。结果发现 ,SHR对照组血压、心肌肥厚指标 (心脏重 /体重、左室 +室间隔 /体重 )、血中及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明显高于WKY大鼠对照组 ,经苯那普利及芦沙坦治疗后 ,除芦沙坦组血中及心肌中AⅡ无下降外 ,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 (P <0 .0 1)。说明AⅡ及MAPK参与了SHR的血压升高及心肌肥厚的形成 ;苯那普利及芦沙坦可抑制AⅡ及MAPK的活性 ,从而起到降压及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郑秋甫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5,7(2)
近2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冠心病的发病率确实在逐渐上升.但当前一种现象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冠心病""心肌缺血"成为十分时尚,只要患者有胸痛,不管是什麽样胸痛,都冠之以"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上只要有T波改变,都诊为"心肌缺血";中老年人不管有无冠心病的证据,普遍给予复方丹参或复方丹参滴丸,谓之"预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