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从中药赤芍提取分离出具有拮抗内毒素(LPS)的有效成分并进行活性检测,探讨赤芍抗LPS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将LPS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性样品池以测定赤芍提取物与LPS的亲合力为指导,通过硅胶柱层析技术和常规中药分离技术对中药赤芍拮抗LPS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S)通过增加小鼠巨噬细胞的自噬水平进而上调其杀菌活性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离及体外分化培养获得原代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细菌计数实验分为大肠埃希菌(E.coli,EC)组、EC+ AS组和EC+AS+抑制剂组(3-MA和Ly294002),建立EC感染细胞模型,给予AS和抑制剂处理,采用平板培养法检测胞内活菌数量.自噬和活性氧检测实验分为medium组、AS组、AS+自噬抑制剂组和AS+活性氧清除剂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乙酰半胱氨酸(NAC)],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体标志物的表达,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经定向分化后,获得形态良好的原代巨噬细胞.细菌计数实验结果显示,与EC组比较,EC+ AS组细胞胞内EC数量显著减少(P<0.01),且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EC+ AS+自噬抑制剂组和EC+AS+活性氧清除剂组细胞胞内细菌较EC+ AS组显著升高(P<0.01).自噬和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sAS组较medium组自噬基因LC3B和Atg5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AS+自噬抑制剂组或AS+活性氧清除剂组自噬蛋白的表达较AS组明显降低,AS+活性氧清除剂组ROS水平较AS组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青蒿琥酯能够增加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且该作用与其上调细胞活性氧水平,进而激活细胞自噬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83.
<正> 以定量的方法研究各种粪便污染途径对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国内虽有报道,但对流行因素十分复杂、粪便污染水源方式较特殊的大山区罕见报道。为对制订大山区血吸虫病饬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云南省巍山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中和乡的粪便污染水源情况作了调查,并对推算排放虫卵总数的方法进行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水资源开发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5.
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诱导革兰氏阴性菌释放内毒素 (L PS)及对感染动物保护效能方面的差异 ,旨在为临床上防治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正确选择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将 Wistar大鼠背部做 30 %TBSA( °)烫伤 ,创面立即涂铜绿假单胞菌 (PA10 3)悬液 1ml(1× 10 9CFU) ,72 h后制成大鼠烧伤创面脓毒症模型。烧伤脓毒症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抗生素治疗组、半乳糖胺 (Gal N)敏化后治疗组及爱兰苔胶 (CGN)封闭后治疗组。分别用亚胺培南 (IMP,5 mg)和头孢他啶 (CTZ,10 mg)单剂量腹腔注射 (i.p.)治疗 ,对照组施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 ,同时 ,敏化组加用 Gal N 5 0 mg i.p.,以增强大鼠对 L PS的敏感性 ,封闭组在敏化组的基础上加用 CGN 1mg i.p.,以阻断 L PS的生物学效应。于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后 3、6及 9h抽静脉血 ,检测血中细菌浓度 ,血浆 L PS水平 ,并观察敏化组和封闭组大鼠 10 d后的死亡率。结果 IMP和 CTZ均能使大鼠血中菌量显著降低 ;IMP和 CTZ在杀菌过程中均能诱导 PA10 3释放大量 L PS,但 CTZ组血浆 L PS水平显著超过相应的IMP组 (P<0 .0 5或 P<0 .0 1) ;与此同时 ,敏化组大鼠的死亡率 CTZ组明显高于 IMP组 (P<0 .0 5 ) ,而在封闭组 ,两者间的这种差异则消失 (P>0 .0 5 )。结果表明 ,同属β-内酰胺类的 IMP和 CTZ  相似文献   
86.
观察人工设计葛佬素的cDNA序列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抗菌及中和内毒素作用。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同种族蛋白质的cDNA序列氨基酸的偏爱密码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葛佬素的cDNA序列,将合成的葛佬素cDNA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SI中后转染COS-7细胞,对转染的COS-7细胞上清进行杀菌及中和内毒素活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个髋翻修及效果。方法:于2002年4月~2003年10月对143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疼痛、松动、中心型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结果:随访8个月~2年,术后髋关节功能依据Harris评分法,优31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93.02%。结论:本髋关节翻修术是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疼痛、松动、脱位的有效方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兔的治疗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 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MAP降至 5 .33kPa(4 0mmHg) ,实验组动物给予 80 %O2 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动态测定两组动物的心肌收缩性能、动脉血气 ,并观察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氧疗能显著提高实验组动物的PaO2 、SaO2 、HCO3 -、PaCO2 ,减轻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 ,还可以显著提高实验组动物的MAP、LVSP和±dp/dtmax(P <0 .0 5 ,P <0 .0 5 ,P <0 .0 5 ,P <0 .0 5 ) ,改善心肌收缩性能 ;明显提高动物的治疗后 8h存活率 (P <0 .0 5 )。结论 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教学医院的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迪雄  解志杰  周来新  邓军  郑江 《重庆医学》2006,35(10):953-954
教学医院科研实验室是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和培育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当前制约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存在布局不够科学合理、经费投入不足、技术队伍薄弱和运行效益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突出建设重点、拓展经费来源、加强队伍建设和实施科学管理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0.
昌震  郑江  张明宇  康鑫  张宪  张亮 《骨科》2018,9(3):188-192
目的 分析采用可吸收棒复位固定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联合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修复治疗伴有MPFL及骨软骨损伤的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81例伴有MPFL及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创伤性髌骨脱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女52例;年龄为16~33岁(平均17.7岁)。采用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固定联合MPFL修复治疗的65例纳入固定修复组,采用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清理联合MPFL修复治疗的16例纳入清理修复组。收集两组病人术后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再脱位的发生率及膝关节疼痛情况等,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年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膝关节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 81例病人平均随访28.6个月。固定修复组出现2例(2/65,3.08%)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3例(3/65,4.62%)再脱位;清理修复组有1例(1/16,6.25%)再脱位,4例(4/16,25.00%)膝前疼痛。固定修复组的IKDC评分由术前的(43.1±13.2)分提高到术后的(83.8±6.3)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8.3±6.2)分提高到术后的(87.1±9.8)分;清理修复组的IKDC得分由术前的(42.3±9.8)分提高到术后的(80.2±3.2)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9.5±5.4)分提高到术后的(81.3±5.4)分。两组手术前后的IKDC、Lysholm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的IKDC、Lysholm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可吸收棒复位固定骨软骨骨折联合MPFL修复是治疗伴有MPFL及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