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双向骨锚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常规前侧入路进镜探查关节腔,处理发现的合并伤,并行膝关节后方入路切开,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10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仅有1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均尢膝关节屈伸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4.2±2.1)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侧切口锚钉联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72.
目的:评价成骨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在大鼠肌肉中的成骨效果。方法:分别在植入1、4、8周后,将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复合物取出行HE染色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并应用KS4003.0软件进行新骨生成分析。结果:植入1周后所有标本都未发现骨生成;在4周后实验组新骨生成量为6.35%,对照组为1.32%:8周后实验组新骨生成晕为21.58%,对照组新骨生成量为4.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成骨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二钙支架可以促进新骨生成。  相似文献   
47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开展功能训练对术后近期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111例124膝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临床资料,43例48膝在术前术后均进行康复训练,68例76膝仅在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将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康复功能训练,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有效增加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474.
养殖鲟鱼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优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养殖鲟鱼软骨为原料,提取硫酸软骨素、筛选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稀碱-盐解-酶解法提取硫酸软骨素,并对各工艺中影响提取效果的不同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碱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碱浓度5%,料液比1∶6,碱提取时间3h;盐解最佳工艺组合为:盐浓度4%,盐解温度90℃,盐解时间20min;酶解最佳工艺组合为:酶浓度0.4%,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2.5h。结论采用上述组合提取硫酸软骨素的得率为31.56%,显著高于(P<0.05)传统工艺的25.86%。  相似文献   
475.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苦柯胺B(kukoamine B,KB)体内外拮抗脓毒症的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测定KB与大肠埃希氏菌LPS、CpG ODN 1826的亲和力,并用鲎试剂法检测KB对大肠埃希氏菌LPS的体外中和作用,采用ELISA法体外检测KB对LPS和CpG DNA单独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热灭活大肠埃希菌和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在腹腔注射热灭活细菌菌液小鼠脓毒症模型中,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KB(低、中、高剂量)组、和临床药物组(血必净和乌司他丁),观察比较7 d内各组动物死亡率。结果 KB与LPS和CpG ODN1826的KD值分别为7.38 nmol/L和197.2 nmol/L,在体外KB能够明显抑制LPS对鲎试剂的促凝作用(P<0.05,P<0.01),对热灭活细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确的量效关系(P<0.05,P<0.01)。在体内实验中,KB对重度和极重度脓毒症模型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KB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临床药物组(P<0.05,P<0.01)。结论 KB作为一种多病原分子的中和剂,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且效果显著优于现有临床用药血必净和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476.
目的 观察蜂毒肽MP-1的体外抗内毒素(LPS)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生物传感器检测MP-1对类脂A(lipid A)的亲合力,采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MP-1对LPS(2μg/L)的中和作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P-1(5,10,20,40 μmol/L)干预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LPS(FITC-LPS,100 μg/L)与小鼠RAW264.7细胞的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MP-1对LPS(100μg/L)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MP-1作用下LPS(100μg/L)刺激的RAW264.7细胞TLR4、TNF-α和IL-6基因及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MP-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结果 MP-1具有一定的结合lipid A及中和LPS的作用,在10 μmol/L浓度可显著抑制FITC-LPS与RAW264.7细胞结合(P<0.05),并对LPS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TLR4、TNF-α和IL-6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或<0.01),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MP-1体外实验浓度对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 结论 MP-1可能通过中和LPS作用,阻断LPS与RAW264.7细胞膜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LPS介导的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47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bacterial DNA involv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Escherichia coli DNA (E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Escherichia coli 25922 with alkaline lysis method. The mice mortality was observed after EC DNA was injected into mice via caudal vein. The changes of serum TNF-α and IL-6 levels in rats were measured with ELISA after rats were given EC DNA. Calf thymus DNA and lipopolysaccharide (LPS)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Results: EC DNA led mice to death with notabl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LD50 = 11. 51 mg/kg), but CT DNA didn't. The peak level of TNF-α was lower in EC DNA group than in LPS group (P<0. 05), though the former reaching the peak I h earlier than the latter. However, they had coordinate ability to induce IL-6 release in rat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in serum IL-6 peak level between 2 groups. Conclusion: EC DNA leads mice to death, and induces the increases of s  相似文献   
478.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存在于人或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PMN)嗜天青颗粒中,是机体抵抗细菌侵袭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家族的重要一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内源性抗菌物质存在于从原核细胞、植物和昆虫到哺乳动物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但是哺乳动物的抗菌物质只有少数在体内实验中证实确实有效。正因为  相似文献   
479.
目的: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内毒素(LPS)血症大白兔的治疗作用。方法:以LPS250μg·KG~(-1)剂量静脉注射攻击日本大白兔制造兔内毒素血症模型,分别于LPS攻击后20秒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BPI模拟肽;于LPS攻击前及攻击后不同时间内分别静脉注射5mg·kg~(-1)和10mg·kg~(-1)的BPI模拟肽,并观察BPI模拟肽对LPS攻击所致兔体温、中性  相似文献   
480.
观察人工设计的葛栳素的cDNA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同种族蛋白质Attacin A cDNA序列各种遗传密码子的出现频率,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已知的葛栳素蛋白质序列设计其cDNA序列。采用P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