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方法:通路的生物学分析使用KEGG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构建,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使用HMDB代谢组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 PA网络软件构建。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代谢通路显示,6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参与了10条代谢路径,其中"半乳糖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通路"影响值分别为0.00276和0.0000。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中"半乳糖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通路"发生变化参与其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急性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模型差异microRNAs进行筛选和靶基因的预测,并对相关差异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应用表达谱芯片检测病变组织miRNA的差异表达,运用miRNA靶基因数据库筛选靶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和GO数据库对筛选出的靶基因进行搜索及注释,并通过VISANT、SP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7个与急性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模型相关的差异miRNAs。初步预测其调控的靶基因数量为46个。差异microRNAs的靶基因主要参与19种生物学过程、9种细胞组分和8类分子途径,发现节点97个,路径映射15个,节点的功能种类包括12类。结论:急性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模型差异microRNAs靶基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癌症转录、代谢等方面。急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是多环节、多位点、多种生物学进程协同作用的复杂病理反应,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对中医证侯的机制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3.
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梗死心肌细胞因子分泌、血管新生及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归巢的影响。方法:取急性心肌梗死造模成功的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apr-YTF组、香丹注射液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和模型对照组4组,每组8只;均于造模3h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d。经masson’s三色染色检测心肌瘢痕组织微小血管密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D34+细胞、Ⅷ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含量表达。结果:单个高倍视野下apr-YTF组和rhG-CSF组的心肌毛细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2组的CD34+细胞、Flk-1、bFGF表达显著增加(P<0.01),2组的Ⅷ因子表达亦增加(P<0.05),apr-YTF组的VEGF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rhG-CSF组的VEGF表达较模型组亦增加(P<0.05)。结论:apr-YTF能促进Ⅷ因子、Flk-1、VEGF、bFGF的分泌,促进血管新生,促进大鼠外周血MSCs归巢于急性梗死的心肌,...  相似文献   
104.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中医学认为,VD本虚标实,肾虚是痴呆的病理基础,肾精不足,脑髓失养,神机失主而发为痴呆,肾虚贯穿于痴呆发病的始终,痰浊、瘀血为标,虚、痰、瘀相互影响转化而成,痰瘀互结是VD的病机关键[1]。现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以客观评价从益肾活血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为了研究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我们对 60名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并设立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显效 56例 ,有效 4例 ,TBiL复常天数 1 8 4± 6 9,ALT复常天数 2 6 2± 8 6,住院天数 2 6 3± 7 5。对照组显效 54例 ,有效 6例 ,TBiL复常天数 2 3 3± 3 4 ,ALT复常天数 3 5 1± 1 6 8,住院天数 3 7 6± 1 8 3。经统计学处理治疗有显著差异。结论 :黄芪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退黄降酶方面优于复方丹参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生物学机制,为后期临床研究提供航向。方法 :基于GEO数据库对基因芯片GSE29111进行挖掘,再利用GWAS数据库对差异靶基因进行二次筛选,最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运用GEO数据库GEO2R鉴定到的差异靶基因,有188个蛋白点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GWAS数据库基因位点(gene/region)P值设定:-log10P≥3筛选与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的差异靶基因共7个,分别是MACF1、TANC2、PSMF1、CD59、MYO18B、GALNT10、TFPI。运用Metascape基因注释工具,发现这7个差异靶基因主要与蛋白水解的负调节、创伤愈合有关。运用David工具对这7个差异靶基因在线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发现,这些差异靶基因与内肽酶活性的负调控、凝血、肽链内切酶抑制剂活性、肌动蛋白结合和补体系统有关。结论: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差异靶基因主要与肽链内切酶抑制剂活性及补体系统相关联,主要调控的差异靶基因是CD59、TFPI。  相似文献   
107.
结合重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及防治,探讨中西医结合"微环境"论,认为微环境作为一种反应场,内有中医质和西医质,是中、西药物汇通处.此理论启示治疗疾病可双途径来调控微环境,微观辨证是中西医内在有机结合的核心环节,调控细胞生物特性的研究对细胞学研究有重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蛋白组学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组学技术确定的apr-YTF对BMSCs作用靶点的差异蛋白,通过DAVID数据库搜索软件结合GO数据库搜索,进行注释和富集度分析,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VISANT数据库检索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差异蛋白主要参与102种生物学过程、35种细胞组分、6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3条信号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3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结论:处于差异蛋白功能交互网中交叉点位置的Presenilin-1、Presenilin-2通过Notch信号通路,Syntaxin-4蛋白通过可溶性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附着蛋白(SNARE)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MAPK12)通过MAPK信号通路在apr-YTF诱导BMSCs向心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是在多位点、多环节、多种生物学进程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对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作出预测,结合分子生物学验证是一条很好的中医药现代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采用医案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脾瘅新论》中脾瘅虚损阶段医案的基本特征、用药特色、组方规律、药症关系等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脾瘅新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2004年1月—2016年12月脾瘅虚损阶段病例,采集医案中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西医诊断、治法、方药等.采用Epidata 3.1数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高辛血药尝试预测神经网络拟合模型,并在已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地高辛血尝试预测和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分析,利用本研究的建模结果,为BP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能帮助医务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分析。方法:在SPSS Clementine12.0进行建模和预测,预测结果用SPSS17.0进行ROC分析。结果:BP神经网络的拟合度和预测准确度为85.671%,其中性别、AST、日总剂量、TBIL、单次剂量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影响最大。结论: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常规资料建立的地高辛血药尝试预测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