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氨基葡萄糖对体外培养软骨和滑膜细胞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分泌的影响.方法 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采自骨关节炎(OA)患者,采用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给予实验兔以氨基葡萄糖临床等效剂量灌胃后,抽取含药血清培养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药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OMP的浓度.结果 体外培养滑膜细胞分泌的COMP浓度[(41.6±0.4)ng/ml]显著高于软骨细胞[(5.5±3.0)ng/ml](19<0.05).氨基葡萄糖可显著增加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COMP分泌[(20.3±3.6)与(5.5±3.0)ng/ml,P<0.05];而对体外培养滑膜细胞的作用较弱,可轻度减少COMP分泌[(36.6±1.3)与(41.6±0.4)ng/ml].结论 氨基葡萄糖含药血清可以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分泌COMP,而对体外培养滑膜细胞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常用14种抗肿瘤中药体外抑瘤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4种常用抗肿瘤中药的体外抑瘤效果。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法分别测定了14种常用抗肿瘤中药的水提液、醇提液对人胃癌细胞株AGS、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体外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该14种中药中有10味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AGS、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体外增殖均有阳性抑制作用;且该10味中药醇提液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AGS、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优于水提液;有2味中药醇提浸膏对人胃癌细胞株AGS、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均为强阳性;而其余2味中药对2株细胞抑制率为阴性。结论:14种中药中10味体外对胃癌细胞抑制率大于50%,但提取工艺对抑瘤效果存在较大影响,应尽量采用醇提工艺提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的三种胫骨近端软骨下骨骨密度检测方法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招募28名健康女性,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膝关节;由2名研究者分别应用三种不同测量方法选取ROI进行测量分析,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值(ICC),评价各方法的复测信度与测量者间信度,利用t检验评价区分效度。结果 三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复测信度(ICC 0.833~0.998)与测量者间信度(ICC 0.905~0.997),且对低年龄者和高年龄者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P<0.05)。结论 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研究膝关节软骨下骨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分析的三种测量方法可有选择地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以自身髂嵴植骨作为主要矫形手术的一部分。被用来作回顾性复习的医疗记录来自美国密息根大学医学中心(1988~1991年),病人手术时的年龄至少18岁。如果因为植骨部位需要使用静脉抗生素、清创或其它治疗而需住院的就定为主要并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以改良Mason-Allen(mMA)法及双排缝线桥(SB)法修复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诊治的59例肩袖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58.1±9.1)岁(34~79岁)。行全关节镜下手术,采用mMA法34例(mMA组),采用双排SB法25例(SB组)。术中记录包括肩袖撕裂大小、使用锚钉数量。分析术前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举、外展、内旋、外旋)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并用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后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个12月。术前mMA组肩袖撕裂为(1.2±0.7)cm,小于SB组[(1.6±0.6)cm,P0.05];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角度、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SB组均低于mMA组(P0.05)。术中mMA组使用锚钉(1.2±0.4)个,少于SB组[(2.8±0.8)个,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VAS、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肩关节活动度及各项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随访发现,两组患者肩袖再撕裂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以mMA法和双排SB法修复肩袖损伤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缓解症状,mMA法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植入锚钉相对较少,而SB法可能更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SASP组)、中药组(清肠栓组)共4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14只。用5%2,4,6三硝基苯璜酸100mg.kg-1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3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吡啶、清肠栓处理,至7天后处死动物。运用电镜、TUNEL染色法、Bcl-2及Bax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及固有层淋巴细胞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各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减慢;其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上Bcl-2的表达率增加,而Bax的表达率下降(P<0.01)。结论:清肠栓可能通过调节Bcl-2及Bax二者之间的比例变化,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接计算器随机数字发生法,随机分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盖天力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疼痛积分的变化。结果: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95%CI=4.05~4.31分;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使原发性骨斌疏松症患者BMD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2~L4 BMD95%CI=0.029-0.073g/cm^2,股骨颈BMD95%CI=0.013-0.047g/cm^2。结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建军  徐亚莉  郑昱 《中国针灸》2006,26(2):100-102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凯西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足三里(双侧)注射凯西莱注射液2mL,一周3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凯西莱注射液2支(200mL),每日1次,疗程3个月。观察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及TG、TC、MDA、SOD、AST、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凯西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此法操作方便、经济、无明显的副作用,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补骨脂外用治疣效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昱 《中医杂志》2002,43(5):331-331
补骨脂辛、苦,大温。入肾经。具有补肾助阳之功。主治肾虚冷泻,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腰膝冷痛,虚寒喘咳。笔者将其制成酊剂,外用治疗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经临床验证效佳。扁平疣:好发于青年人的颜面部、手背、颈项部等处。其状如芝麻大或粟粒大,浅褐色、界线明显,略有痛感。笔者用自制消疣Ⅰ号(75%医用酒精100ml加补骨脂10g,僵蚕10g,浸泡1周,外涂),共治疗150例。男92例,女58例,年龄14.7±5.2岁,病程15.8±6.3年。发病部位:面部52例;手背部45例;颜面及颈  相似文献   
20.
评价“通管络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性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入选的106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通管络胶囊”,每次10粒,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胶囊”,每次10粒,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30天为一个观察周期。根据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疗程、抗子宫内膜抗体(EMAh)的阴转率、妊娠率、宫外孕发生率来评价治疗性疗效。结果:与“活血化瘀胶囊”比较,“通管络胶囊”:①通畅率为9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97.0% vs 75.9%,P<0.01)。②治疗后EMAb的阴转率高(86% vs 41%,P<0.01)。③妊娠率高,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0.0% vs 65.0%;X~2=9.18,P<0.01)。④无1例发生宫外孕。⑤OR=2(95% CI=0.78~5.10)、RR=0.25(95% CI=0.10~0.64)、RRR=75%(95% CI=36%~90%)、ARR=21%(95% CI=6%~36%)、NNT=5(95% CI=3~17)。结论:通管络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具有输卵管通畅率高、妊娠率高、无宫外孕发生及EMAb阴转率高的优势;循证医学治疗性疗效评价显示通管络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疗效好,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