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肝外胆道术后晚期大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胆道术后晚期大出血病人的治疗经过、出血原因、病例特点及应接受的教训.结果 9例中,8例治愈,1例术后死于急性心衰.结论 术后晚期肝外胆道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肝动脉栓塞或肝固有动脉结扎常常无效,应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2.
患者女,51岁,因"反复左上腹闷痛4年余,伴腹泻4个月"入院.入院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T提示:腹主动脉左前胰腺后上方占位,大小约3.7cm×4.0cm和2.1 cm×1.9cm,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1月,21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23条患肢)实施SEPS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术,其中5条患肢另加行股静脉瓣膜外修补术,4条患肢另加行自体植皮术。结果:23条患肢经手术治疗后肢体症状及浅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未出现并发症,随访4~18个月,未出现新生溃疡及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重要环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可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yti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CD/5-FC)系统热化疗对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含CEA启动子调控CD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扩增、纯化、包装,并收集病毒上清.45只裸鼠经门静脉注射人结肠癌LoVo细胞,成瘤后2 d腹腔注射病毒上清(0.2 ml/次,每天1次,共5 d).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化疗组和热化疗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室温前药5-FC和43℃前药5-FC[均为500 mg/(kg·d)]进行治疗.治疗21 d后处死裸鼠,观察肝脏转移率和转移结节数,RT-PCR检测CD基因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肿瘤病理学的变化.结果:病毒滴度为5.6×106CFU/L.CD基因在移植瘤组织中有效表达.热化疗组的肝转移率与转移结节数均低于常温化疗组[13.3%vs 40.0%,(0.20±0.56)个vs(0.80±1.01)个;均P<0.05].光镜下见对照组肝转移瘤组织细胞生长活跃,热化疗组较化疗组肝转移瘤细胞生长受抑制更明显.电镜下见化疗组、热化疗组肝转移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凋亡改变.结论: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热化疗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10月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8例肝间叶性错构瘤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8例患儿术前均行超声与CT或(和)MRI检查,术中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行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肝叶切除术3例.结果 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肝间叶性错构瘤4例,肝脏肿瘤(性质待查)1例,误诊3例.术中冷冻切片确诊5例.术后8例均经常规病理确诊.术中出血5~800 ml,平均出血量为119 ml.术后除1例患儿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外,其余无并发症.住院时间为7~21 d,平均12 d.随访10~126个月,平均68.5个月,均健康无瘤存活,未见复发或恶变.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但由于该病罕见,仍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可选择肿瘤局部切除术或规则性肝切除术.术中出血与术后感染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肿瘤完整切除后,多预后良好,偶有复发或恶变,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0年3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21例,其中左侧门静脉高压症16例,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5例.其诊断依据主要依靠多普勒超声、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有时须行MRA或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治疗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可行脾切除术,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有出血史者可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必要时加行脾切除术.结果 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病人恢复良好,脾亢纠正,15例行上消化道内镜复查,曲张静脉消失或仅有轻度曲张,10例有出血史者未再发生出血.结论 注意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胰源性左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治疗的同时应注意SMV-PV阻塞所致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乌药和大黄合用对重症胰腺炎肠屏障的保护作用,评价乌药、大黄合用对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近10个月收治的4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在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0%硫酸镁50 mL胃管注入,每日2次(2次/d);B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水煎液100 mL高位保留灌肠,2次/d;C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药水煎液50 mL胃管注入,大黄水煎液100 mL保留灌肠,2次/d.观察3组患者腹胀改善情况(腹围)、腹压(膀胱测压)、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及第1,3,5,7,9……天血中D-乳酸的含量.结果 3组治疗后在腹围、腹压、APACHE-Ⅱ评分、N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C组递减最明显,而CRP无显著性差异.内毒素含量在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每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乌药和大黄合用对重症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为开展临床肝移植提供实际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分析本例肝移植的手术和临床经过,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文献对肝移植的受体的年龄范围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结果:本例为62y的高龄患者,曾有剖腹探查及肝段切除史,术中分离粘连及病肝切除时虽出血较多,但仍顺利地完成了原位肝移植术。术后成功地处理了2次急性排斥反应。术后d12经剖腹探查成功地处理了腹膜后间隙感感染。但由于相继发生了网膜囊积脓和侵入性霉菌感染,于术后d52死亡。结论:(1)心、肺、肾功能基本正常、无严重糖尿病的高龄患者同样可作为肝移植的候选人;(2)既往有肝胆手术史的患者,肝移植术中出血较多,但并非属肝移植的禁忌征;(3)腹腔内残余感染和侵入性霉菌感染是本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对44例合并伤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采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并以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的38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粘贴式负压冲吸器能快速控制肠瘘出物,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与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相比,在治愈率、伤口换药次数、敷料消耗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P〈0.01)。结论:对于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是控制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有效工具,能够显著促进肠外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认识及诊断技术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被发现,其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地变迁与改进。临床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