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一个Brugada综合征合并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家系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1例Brugada综合征合并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家系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夜间反复发作性晕厥的先证者进行冠状动脉,左、右心室造影和电生理检查及药物试验(异丙肾上腺素和普罗帕酮);对其家族成员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和药物试验,同时记录右侧胸前导联(V1~V3)上两个肋间的心电图。结果 家族中有两例猝死,均发生在睡眠中。家族成员未被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先证者心电图表现为右侧胸前和下壁导联ST段抬高,住院期再次发生夜间晕厥记录到心电图为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冠状动脉及左、右心室造影正常,电生理检查诱发多形室速。异丙肾上腺素试验时ST段正常,QTc间期明显延长;普罗帕酮试验阳性。另两例家族成员,右侧胸前导联上一或二肋间心电图呈典型Brugada综合征改变,异丙肾上腺素试验QTc间期亦明显延长,1例普罗帕酮试验阳性。结论 结果表明可能是由于一种新的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类型同时引起Brugada综合征和先天性长QT综合征。  相似文献   
23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心律失常药物既能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同时又具有潜在的使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引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的作用,后者称之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文献报道几乎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促发致心律失常作用。1989年开始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是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眼用恩卡胺(encamide)或氟卡胺(flecainide)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33.
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心房扑动消融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在心房扑动 (房扑 )标测和射频消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例房扑患者 ,年龄 (6 0± 10 )岁 ,男 4例 ,女 3例。其中 1例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2例为采用常规方法消融典型房扑后复发患者。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构建右房三维几何模型 ,标测心动过速的折返激动顺序和关键峡部 ,并利用其导航系统指导峡部的线性消融。消融后分别于峡部两侧起搏判断峡部阻滞情况。结果  6例患者诱发出房扑 ,心动过速周长 (2 16± 2 2 )ms。6例房扑均为峡部依赖型 ,2例呈逆钟向传导 ,4例呈顺钟向传导 ;4例房扑呈双环折返激动 ;7例消融均成功 ,房扑不再诱发 ,峡部呈完全双向传导阻滞 ;手术时间 (30 0± 12 9)min ,X线曝光时间 (2 5 0± 6 5 )min ,放电次数 (2 5 7± 12 1)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3~ 1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房扑标测和消融中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是安全有效的 ,不仅能确定折返环路 (特别是双环折返激动 )的顺序和关键峡部 ,而且能准确判断线性损伤的连续性 ,同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采用右心房后位峡部线性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方法 :典型心房扑动 (AFL) 2 3例 ,对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口之间的后位峡部为靶点行线性消融术 ,以峡部双向阻滞和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激发后程序刺激和burst刺激不能诱发临床AFL为消融终点。结果 :本组患者均为逆钟向典型房扑 ,消融后均达到峡部完全性双向阻滞 ,即刻消融成功率为 10 0 % ,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6~ 3 4周有 1例复发 ,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成功。结论 :采用后位峡部线形消融典型心房扑动是一种高成功率和安全性 ,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根治性手术。完全性峡部双向阻滞是手术成功的良好指标和消融终点 ,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激发下心房程序和burst刺激不能诱发AFL是双向阻滞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35.
Thepresenceoflipid laden“foamcells”withintheintimaofarteriesisacharacteristicfeatureofatheroscleroticlesions Oxidativelymodifiedlowdensitylipoprotein (LDL)isamajoratherogeniclipoproteininvivo,whichistakenupbymacrophagesthroughthescavengerreceptorpathway…  相似文献   
236.
目的观察心室异常顺序激动患者行左束支起搏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特征。方法本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永久起搏器植入后(长时起搏组)、临时起搏术后(短时起搏组)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组)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的心电图并分析QRS时限、QT间期、倒置T波(TWI)所在导联及其振幅。结果纳入89例患者, 年龄69.0(57.0, 74.0)岁, 其中女41例(46.1%, 41/89)。左束支起搏成功率为100%, 80例(89.9%, 80/89)患者术后出现TWI, 长时起搏组、短时起搏组和左束支阻滞组的TWI发生率分别为96.4%(27/28)、86.4%(19/22)和87.2%(34/39, P=0.401)。术后TWI在主要导联的发生率为80.0%(64/80, Ⅱ导联)、68.8%(55/80, Ⅲ导联)、75.0%(60/80, aVF导联)、91.3%(73/80, V3导联)、95.0%(76/80, V4导联)、87.5%(70/80, V5导联)、8...  相似文献   
237.
238.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进行心肌细胞外容积(ECV)计算所需血细胞比容(Hct)的时间窗从CMR检查24 h内扩展到检查前后7 d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3T CMR且于24 h内、24 h~7 d、8~30 d及超过30 d分别测量Hct的81例患者。依据Hct与CMR检查相隔时间,将Hct分为24 h~7 d(Hct7)、8~30 d(Hct8~30)、>30 d(Hct>30)组,分别对应的ECV为ECV7、ECV8~30和ECV>30。上述Hct及ECV分别与标准Hct0及ECV0(即24 h内)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Hct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ECV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不同时间窗Hct计算的ECV使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Hct7、Hct8~30与Hc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19、-1.338,P均>0.05),其中Hct7与Hct0的相关性更强(r=0.923,P<0.001);ECV7、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