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华春秀  万英  唐华  刘昌明  卞保平  邹平 《中国药房》2011,(45):4244-4248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按万古霉素作用浓度和时间分为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μg·mL-1)和不同时间(0、3、6、12、24、48h)组。显微镜观察HK-2细胞形态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IM-1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KIM-1蛋白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HK-2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醇(MDA)的含量。结果:镜下显示,0μg·mL-1组贴壁细胞生长良好,20、40μg·mL-1组部分贴壁细胞脱落和坏死,60μg·mL-1组大部分细胞脱落和坏死;与0μg·mL-1组比较,各浓度组KIM-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或P<0.01),10、20μg·mL-1组KIM-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30、40、50、60μg·mL-1组MDA含量明显增强(P<0.01);与0h组比较,24、48h组KIM-1mRNA和蛋白表达、MDA含量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万古霉素刺激可促进HK-2细胞KIM-1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万古霉素致HK-2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输精管绝育术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三年一次性回顾结合两年随访调查的历史前瞻方法.收集四川盐亭县40~70岁男性的绝育及死亡等资料,比较绝育与未绝育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结果绝育人群恶性肿瘤死亡危险低于未绝育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01‰、5.53‰(u=2.53,P《0.05),年龄调整SMR=0.88(95%CI0.88-0.96).并且,食管癌、肝癌死亡危险也显著降低,年龄调整SMR分别为0.78(95%CI0.67-0.88)、0.76(95%CI0.57-0.94).绝育人群中,绝育时年龄与绝育年限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存在相乘模式的交互作用.结论输精管绝育术不增加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3.
万英  吴劲波  邹平  黄珀  叶运莉  李著华 《中国药房》2010,(33):3111-311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后2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前治疗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射rHuEPO3000u·kg-1,其余2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再按再灌注时间分为1、6、12、24h取材组(n=6),测定各时间点肾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肾组织ICAM-1和P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MPO、ICAM-1和Ps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rHuEPO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调查莱芜市小型密封源应用与电离辐射防护、安全状况。方法 整理和分析全市小型密封源使用单位监督监测资料。结果 给出了莱芜市小型密封源使用的基本情况。防护合格率达100%,放射工作场所电离辐射警示标志设置率100%,查体率96.1%,培训率95.9%,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达96.7%,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达95.8%,全市至今未发生放射源丢失和意外照射事故。结论 莱芜市放射源使用单位总体辐射防护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5.
胎心率呈正弦波摆动1例报告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围产监护室邹平,叶克孝1病例摘要患者女,25岁,住院号127539,因孕2产。孕40+2周,胎动减少2天入院。停经8周起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孕18周出现胎动,定期行产前检查,无异常发现。孕期无感染用药...  相似文献   
106.
卢薇  梁英梅  邹平 《海南医学》2009,20(3):44-4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内皮细胞、血小板功能及纤溶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CHF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并与25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F患者血浆VWF、P-选择素、PAI-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三者水平与心功能状态有关。P-选择素与VWF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HF患者存在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以及纤溶活性降低,提示CHF患者有高凝倾向,易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7.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5例。随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0.4岁。传统后正中入路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1~59岁,平均41.5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不大,在伤椎Cobb角的矫正度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12~2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两组间远期疗效无差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者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periostin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6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和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的mRNA表达;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TGF- β1的蛋白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TGF-β1、Ang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上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和TGF- β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贝那普利组periostin和TGF- β1的mRNA表达则显著下调(均P<0.05).肾组织periostin蛋白表达与AngⅡ、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积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781、0.776和0.825,均P<0.05).结论 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periostin呈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9.
刘丰罡  邹平公 《临床医学》1990,10(5):218-219
自1983年来,我院收治54例肝胆管残余结石病人,使用纤维胆道镜(后称纤胆镜)经 T 管窦道取石237例次,因肝胆管狭窄取石失败1例,因 T 管脱出致窦道闭合被迫停止取石2例,完全取净结石(治愈)51/54占94.44%.从中我们体会到欲使用纤胆镜取  相似文献   
110.
吕华新  戢源  邹平 《当代医学》2013,(17):89-90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2.74±5.17)min和住院时间(8.52±2.80)d显著短于对照组(55.86±10.05、11.61±2.93),引流时间(3.72±1.53)显著长于对照组(2.37±0.81)(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优于钻孔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