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过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由于兴奋形成的异常、兴奋传导的异常或二者同时存在。由于单向阻滞和减慢传导是形成折返的必要条件,折返应属传导异常。在兴奋形成异常中,除自律性异常外,近十余年来细胞电生理研究中发现的后去极化(afterde-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链激酶抗体 (SK AB)变化与重组链激酶 (r SK)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 :AMI病人 13例 ,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年龄 56a±s 13a。予r SK 1.5MU于 5%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中于 60min内静脉滴注 1次。溶栓前即刻 ,溶栓后 2 ,6,12 ,2 4h ,3d和 7d测定血清SK AB。结果 :溶栓成功者 11例 ,占 85% ;溶栓前平均SK AB滴度为 1∶160 0 ,溶栓后 2h降至 1∶4 0 0 ,并持续至d 3(P <0 .0 1) ,7d明显升高超过 1∶640 0 ;分析溶栓成功者 ,SK AB变化特点相似 ,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r SK溶栓治疗成功率较高 ,且较安全。SK AB水平高低似与溶栓效果无关。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中的缺血预适应(IP)现象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对33例成功的进行了PTCA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10例采用缺血预适应方法,即球囊首次扩张90秒至2分钟,继以3~5分钟再灌注(A组),其余23例为非缺血预适应组(B组)。观察所有患者术中心绞痛症状及体表心电图ST段变化,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5分钟、1、3和24小时从股动脉取血,放免法测定ET水平。结果示:A组第二次扩张时心绞痛症状及ST段偏移程度均较第一次扩张时显著减轻(P<0.05);B组两次扩张时心绞痛症状及ST段偏移程度均无明显改变。A组术后血浆ET呈升高趋势,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浆ET水平术后即刻升高,3小时达高峰,峰值较术前增高113.9%(P<0.01),术后24小时恢复术前水平。提示IP不仅使心肌缺血程度减轻,同时可减轻PTCA对血浆ET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三种无创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对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运动心电图、运动~(201)铊心肌显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证明:这三种方法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在心绞痛组分别为85.9%、88.7%和58.4%,心肌梗塞组分别为77.2%、91.1%和53.4%,特异性分别为77%、90%和73%。检查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在心绞痛组分别为52.9%、56.3%和58.4%,心肌梗塞组分别为58.7%、75.3%和53.4%。表明这三种方法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5.
我院自1986年至今共完成冠脉造影术1000例,自1987年12月至今共开展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165例,扩张血管198支及病变224处。成功率分别为92.7%、93.9%及93.7%。其中复杂 PTCA 52例(31.5%),成功率86.5%。扩张单支血管134例(81%),扩张2支以上血管31例(19%)。5例血管分叉处病变用双球囊技术均获成功。12例完全阻塞病变PTCA成功10例。多支血管PTCA57例,达到完全再通 31例,部分再通 26例。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 PTCA 4例,溶栓后 PTCA47例。3例高危PTCA用自灌注球囊或冠脉血流灌注泵获成功。15例术后复发经造影示再狭窄(RS)14 例,10例再次PTCA成功。此外还有冠脉旋切术5例和支架术1例。并对RS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6.
本文为急性心肌梗塞合饼心衰及休克41例采用血管扩张剂治疗的经验总结。 全部病例采用持续静脉点滴,硝普钠从6.25~12.5微克/分开始,最大剂量为250微克/分;瑞吉亭或酚妥拉明从0.07~0.1毫克/分开始,最大剂量为0.6毫克/分;硝酸甘油从10微克/分递增到30微克/分。 41例中合併心力衰竭者29例,休克 心衰者12例。三种血管扩张剂的总有效率:心衰组(29/40)为72.5±7.1%;休克组(9/15)为60±12.6%。41例中重度心衰及休克患者27例,死亡8人,病死率为29.6%±8.8% 使用硝普钠超过一周,或剂量>100微克/分,要注意氰化物中毒。  相似文献   
27.
专家笔谈     
应广大读者要求 ,本刊特辟病例讨论—专家笔谈一栏 ,目的在于对临床遇到的棘手病例展开讨论 ,集思广议 ,各抒己见。本期约请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参加。今后希望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广大医师能提供各地的疑难病例 ,并踊跃参加讨论。自本期起 ,每期公布下期将讨论的病例。应当声明 ,各位作者表达的意见文责自负 ,并不一定是本刊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缓释异搏停治疗高血压疗效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9.
大鼠离体心脏急性冬眠心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悬浮人类红血球的改良K-H液灌流大鼠离体等容收缩心脏,建立了急性冬眠心肌模型,缺血期间冠状动脉流量下降80%.结果表明,缺血30分钟时,左室内收缩峰压、dp/dt max、—dp/dt max分别降到对照组的44%、33%和26%(P均<0.05),缺血期间保持恒定,再灌注30分钟完全恢复.缺血90分钟,心肌ATP、磷酸肌酸(Crp)及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均相似文献   
30.
心电图运动试验(EET)是心脏负荷试验的一种,通过运动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以心电图机记录缺血改变。其它负荷方法尚有药物如双嘧达奠(潘生丁)等及心脏起搏。观察心肌缺血的方法除心电图外,尚有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等。不同负荷方法可和不同观察指标作不同的组合,故负荷试验种类繁多。但EET由于设备较简单,积累了丰富经验,仍为广泛应用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