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柏松  朱刃  陈得美  邱志强 《中医正骨》2012,24(12):42-44
目的:观察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9 ~66岁,中位数43岁.左侧11例,右侧6例.按肱骨小头骨折的Bryan-Morrey分型:Ⅰ型9例,Ⅲ型4例,Ⅳ型4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7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摄X线片显示,骨折达到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2例,内固定物位置均满意.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4 ~10周,中位数7周.均无肘关节骨化性肌炎、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改良的肘关节G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某某,女,43岁。1994年9月6日初诊。自述近3个月来时觉少腹有股气流上冲,发作轻时至胸胁而止,重时直贯咽喉,顿感胸闷喉紧,头晕目眩,不能动作。曾投它处门诊,被诊为奔豚气,以桂枝加桂汤与苓桂草枣汤加味治疗而无效。又增咽干口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按肝气郁结论治,投以柴胡疏肝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应用MRCP在LC术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206例择期行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34例在LC术前选择性行MRCP检查.结果 MRCP检查提示30例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下段结石.经手术证实,其中26例为并发胆总管结石,1例为胆总管解剖学变异,3例未发现胆总管结石.术后随访未发现胆总管结石漏诊报告.结论 LC术前选择性行MRCP检查能减少胆总管结石、胆道变异的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VEP1、PKHD1与P5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ROC曲线为主要统计方法探究不同指标的免疫组化评分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根据其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 以无瘤生存期主要研究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为55(21~88)岁, 中位AFP水平70.6(1.03~718 840.0)μg/L, 中位CA19-9水平22.89(0.6~1 000.0) kU/L, 中位肿瘤大小4.5(1.0~27.0) cm。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SVEP1、PKHD1、P5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 表达水平使用免疫组化评分进行量化, 三个指标免疫组化评分的ROC曲线中AUC面积分别为0.861、0.829、0.716, 临界值分别为4、4、1分(P < 0.001)。SVEP1高危组(≤4分)与低危组(>4分)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1%和51.7%;PKHD1高危组(≤4分)与低危组(>4分)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3%和51.9%;P53高危组(>1分)与低危组(≤1分)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和27.3%, 每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 0.001, 0.003)。PKHD1与SVEP1联合应用时, 其ROC曲线的AUC面积为0.897(P < 0.001), 敏感性为76.5%, 特异性为94.4%。  结论  P53预测原发性肝癌复发的准确性不足, 不推荐首选使用。SVEP1、PKHD1预测原发性肝癌复发准确性较高, SVEP1特异性较高, PKHD1敏感性较强, 两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重症胆源性胰腺炎47例分为非梗阻型22例和重症梗阻型25例,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重症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平均住院日长,与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P<0.05)。结论:手术时机对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保守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确认福建省南平市注射后偶然分支杆菌暴发感染的致病菌,并建立PCR结合DNA探针杂交快速鉴定偶然分支杆菌的方案。方法 根据偶然分支杆菌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设计合成一段寡核苷酸探针,采用PCR扩增、RFLP和DNA斑点杂交技术,对29例偶然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29例偶然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均被PCR扩增出一条约470bp的DNA条带,DNA探针杂交也出现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确认福建省南平市注射后偶然分支杆菌暴发感染的致病菌,并建立PCR结合DNA探针杂交快速鉴定偶然分支杆菌的方案。方法 根据偶然分支杆菌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设计合成一段寡核苷酸探针,采用PCR扩增、RFLP和DNA斑点杂交技术,对29株偶然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29株偶然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均被PCR扩增出一条约470bp的DNA条带,DNA探针杂交也出现特异的杂交斑点。结论 16S23SrDNA间隔区序列PCR扩增及DNA探针杂交在基因水平上确认引起此次注射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为偶然分支杆菌,该方法具有灵敏、特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仆  邱志强 《肿瘤学杂志》2003,9(4):246-247
总结天津市肿瘤医院2000年-2002年收治的8例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特点。GIST在病理形态上表现为多样性,免疫组化可以有效帮助其诊断和鉴别诊断。GIST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常导致就医时病期较晚。完整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仍然是肿瘤治愈的惟一机会。  相似文献   
19.
耐药结核病 (DR -TB)是造成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核菌耐药往往导致肺结核治疗失败。为了解门诊肺结核病例耐药情况 ,对本所门诊 2 0 0例痰抗酸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菌型初步鉴定并作初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来自福建省结核病防治所门诊 1998-2 0 0 1年期间痰菌培养阳性并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菌型初步鉴定的 2 0 0例肺结核病例。其中男性 116例 ,占 5 8% ,女性 84例 ,占 4 2 % ;年龄 16~ 77岁 ,平均年龄 39 9岁 ;初治患者 12 3例 ,占 61 5 % ,复治患者 77例 ,占 38 5 %。1 2 方法及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洪茵  林宪和  邱志强 《海峡药学》2016,(10):118-120
目的:分析和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 MDR-TB)中的疗效。方法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帕司烟肼、吡嗪酰胺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帕司烟肼、吡嗪酰胺的治疗方案,疗程为24个月。结果104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5.5%和54.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和41.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更能提高MDR-TB 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