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遗传性共济失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脊髓、小脑、脑干为主的变性病,有时也累及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等区域,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生化代谢异常或尚未明确的内源性因素造成细胞变性有关。本文对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症状、分型和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转染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A53T突变基因的PC12细胞(A53T-PC12细胞)模型,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对A53T-PC12细胞在Ser29位点α-syn磷酸化(Pα-syn)水平、聚集程度的影响。方法:分别予H2O2、PBS、Aβ1-42干预A53T-PC12细胞(将A53T-PC12细胞分为:PBS干预组;5μmol.L-1Aβ1-42干预组;5μmol.L-1Aβ1-42+300μmol.L-1维生素C干预组;200μmol.L-1H2O2干预组),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变化。并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53T-PC12细胞内α-syn聚集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A53T-PC12细胞内Ser129位点磷酸化Pα-syn水平。结果:Aβ1-42增加细胞内ROS。免疫荧光染色提示Aβ1-42干预后促进A53T-PC12细胞内α-syn聚集;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显示Pα-syn较PBS干预组升高(P〈0.001,P〈0.05)。结论:Aβ1-42促进A53T-PC12细胞内α-syn在Ser129位点磷酸化和聚集。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CACNA1A基因CAG重复数目分布特点及其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s type 6,SCA6)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两步PCR法"、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PAGE)和测序等方法对300名健康对照及109例无血缘关系的SCA患者进行CACNA1A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数目分析.结果 300名健康对照的CAG重复次数范围为3~18次,以13次最常见.在109例SCA患者中,发现1例SCA6患者,其CAG异常重复次数为24次,该患者的母亲和哥哥亦为SCA6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震、轻度的振动及本体觉减退,遗传早现现象较明显.结论 SCA6病例在我国较少见,进行CACNA1A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两步PCR法"可提高CACNA1A基因突变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损伤的模型,以研究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干预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抑制剂对其活力及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并建立对照组、VEGF组、谷氨酸(Glutamate,Glu)组及PI3/K组,通过MTT法检测各组运动神经元活力,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数量,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及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PI3/K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适宜建立兴奋性氨基酸损伤模型的Glu浓度为5 umol/ml。在Glu干预下VEGF0.1 ug/ml组的细胞活力较VEGF1 ug/ml组显著降低(P<0.05);VEGF1 ug/ml加PI3/K组的细胞活力较VEGF1 ug/ml组显著降低(P<0.05);通过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运动神经元的PI3/K表达时也有相似的发现。结论 VEGF可改善由Glu所造成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增加损伤神经元PI3/K的表达,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通过LY294002抑制VEGF增加细胞PI3/K表达的作用,推测VEG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通过PI3/K信号通路完成。  相似文献   
45.
恩他卡朋对帕金森病大鼠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与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芭)联用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6-羟多巴(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MFB)建立SD大鼠PD模型。成模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美多芭与恩他卡朋,观测大鼠旋转圈数和持续时间。结果:单用恩他卡朋不能诱导PD大鼠旋转。采用美多芭(6.25、12.5mg·kg-1)和不同剂量的恩他卡朋(10、5、0mg·kg-1)联用的PD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增加、旋转时间也明显延长;恩他卡朋的剂量越大,旋转运动的持续时间越长,但出现旋转反应高峰的时间向后推迟。结论:足量的恩他卡朋可以加强左旋多巴的疗效,半量的恩他卡朋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检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多巴胺分泌特点,并观察多次传代及微囊包裹对细胞存活率和多巴胺分泌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牛RPE细胞。纯化、鉴定后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藻酸钠-多聚赖氨酸-藻酸钠(APA)微囊化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囊内细胞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多巴胺含量。结果 生长曲线显示第1~4天为其指数生长期。多巴胺分泌在2h开始检测到,48h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并趋稳定。多次传代后多巴胺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囊化细胞多巴胺分泌量在第1~4天与非微囊化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在第5~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囊内细胞总数在观察的21d内逐渐增加,虽然囊内存活率逐渐降低,但囊内活细胞数及多巴胺分泌量在第14、21天趋于稳定。结论 牛RPE细胞体外生长旺盛,易于纯化和传代。它能够持续分泌多巴胺且不受多次传代及微囊包裹的影响。体外培养21d后仍检测到囊内细胞的存活及多巴胺的分泌。牛RPE细胞是一种具有一定前景的帕金森病细胞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系统,体外感染骨髓基质细胞,检测过表达GDNF对蛋白酶抑制剂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双酶切和T4连接酶构建pLenti6/V5-GDNF表达质粒,经293FT细胞包装产生高滴度病毒。用RT-PCR、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感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后GDNF的表达,并检测过表达GDNF对蛋白酶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Lenti6/V5-GDNF表达质粒,获得高滴度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储存液(5.6×105TU/mL)。BMSCs体外被感染后能大量分泌GDNF(接近800pg/mL),过表达GDNF能减轻乳胞素(10μmol/L)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结论慢病毒介导的GDNF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能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GDNF,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p16基因甲基化与脑腔质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癌基因 p16位于人类染色体 9p21,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脑胶质瘤中,p16基因5’CpG岛异常甲基化导致P16蛋白表达的减少与肿瘤发病率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p16基因5’CpG岛高甲基化的形成机制、在脑胶质瘤中的发生率以及相应的治疗对策,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49.
苯妥英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亦常用于颅脑外伤或因为脑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等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癫痫发作。在ICU阶段(两周内)苯妥英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苯妥英代谢清除率增加,总的趋势是总药浓度降低,游离分数增加,但现有的数学模型并不能准确迅速地预测苯妥英浓度变化,因此必须经常监测血药浓度以维持药物治疗浓度和防止毒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临床及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特征。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D数据库中的30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冻结步态(FOG+)组(11例)和无冻结步态(FOG--)组(1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1C-CFT-DAT显像和临床运动评分,对11C-CFT-DAT显像结果与临床运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OG+组尾状核的纹状体不对称指数(SAI)显著增高(P=0.004);UPDRS运动评分与重侧(受累严重肢体对侧)尾状核与前壳核比值呈正相关(P=0.034);NFOGQ评分与重侧尾状核SAI呈负相关(P=0.020);冻结步态与尾状核SAI呈显著负相关(P=0.028)。结论双侧尾状核不对称性损害是导致PD患者冻结步态的重要原因,冻结步态可能是皮质-纹状体-脑干-躯体通路中不对称性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