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6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通过DNA序列分析 ,确定福建省HIV 1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 从福建省HIV 1抗体阳性者中选择 9例经性接触感染HIV 1者 ,采集其全血分离周围血淋巴细胞 (PBMCs)提取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设计合成 3对套式引物扩增HIV 1前病毒DNA的C2~V3区用于测序。所测序列与HIV 1中的 6个亚型的 10个国际标准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 ,确定被检标本的型别。结果使用PCR技术对 9份福建HIV 1阳性感染者PBMC样品进行扩增 ,获得HIV 1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约 2 47bp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 ,证实 9份样品中 7份为E亚型 ,其余 2份分别为B和C亚型毒株。E亚型各株间序列存在一定差异 ,组内基因离散率为 6 2 8± 2 40。结论 福建省目前HIV 1的流行株主要为E亚型 ,流行株的来源较为复杂 ,株间序列差异不仅与感染时间有关 ,也和感染地点不同等因素有关 ,这些特点不同于我国其他一些省份发现的经血传播的HIV 1B或C亚型 ,其流行时间不长 ,株间序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2.
隐睾扭转较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发病后睾丸短时间内即发生坏死.我院自1976年6月至2000年2月收治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股骨转子部骨折是指股骨颈关节囊外至小转子下方5.0 cm处的骨折,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及内科原发病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转子部骨  相似文献   
64.
云南省德宏州2014年HIV-1耐药传播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4年云南省德宏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2014年1-8月在德宏州收集70份新报告的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品,对符合耐药警戒线调查要求的58份样品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50份样品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中国籍占34.0%,缅甸籍占66.0%。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CRF01_AE、C亚型、URFs、CRF62_BC、CRF08_BC、CRF07_BC、CRF64_BC、B亚型和CRF55_01B,分别占28.0%、20.0%、20.0%、10.0%、8.0%、4.0%、4.0%、4.0%和2.0%。在1个序列中检测到1个针对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M46I),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5%。结论 德宏州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人群中外籍比例较高,HIV新型重组开始传播,但HIV-1耐药性传播尚处于低度水平。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陕西省HIV-1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亚型特征.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对6份采集于陕西省经确认为HIV-1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提取核酸,从6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及其邻区共312个核苷酸序列.结果 6份血样中,2份为HIV-1A亚型毒株感染(SHX7、SHX8);4份为HIV-1B'亚型(泰国B'亚型)毒株感染(SHX1、SHX5、SHX6、SHX9).SHX1、SHX5、SHX6、SHX9彼此间基因离散率为5.62%,SHX7与来自卢旺达的U08794之间的基因离散率仅为2.41%.结论陕西省目前存在HIV-1 A、B'两种亚型的毒株,HIV-1 B'亚型由邻近地区传入,HIV-1 A亚型为与非洲人接触传入.  相似文献   
66.
目的构建DNA-PKcsshRNA表达载体,观察该基因的抑制对A278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针对人DNA-PKcs基因的不同部位设计的shRNA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卵巢A2780细胞,RT-PCR和WesterBlot检测其对该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抑制效率,MTT法测定DNA-PKcs基因的抑制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DNA测序分析证实DNA-PKcs shRNA表达载体pSIRENDNA-PKcs shRNA构建成功并在细胞中表达,转染重组载体的A2780细胞DNA-PKcs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重组载体转染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DNA-PKcs shRN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DNA-PKcs奠定了基础;DNA-PKcs表达的抑制可能会导致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PLT)及其参数、PAI-1,t-PA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均有显著性变化[MPV分别为12.11±1.21 fl和11.07±0.96 fl,PLT分别为(182±54)×109/L和(225±59)×109/L,P-LCR分别为41.25%±9.55%和32.14%±8.77%,PDW分别为17.06±4.26 fl和14.85±3.12 fl,P均<0.01],PAI-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09.1±19.8 ng/ml和35.3±7.7 ng/ml,P<0.01),t-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0.3±4.7 ng/ml和22.1±4.8 ng/ml,P<0.01).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PAI-1,t-P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减低的现象,凝血系统活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43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并和同期43例经腹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开腹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43例腹腔镜组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336.28±240.49)mL比(479.07±317.02)mL,P<0.05]、清除淋巴结数目多[(18.95±3.87)个比(17.02±3.89)个,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1.43±0.40)d比(2.29±0.44)d,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9.63±1.93)d比(11.14±3.36)d,P<0.05]以及输血比例低[(16.28%)比(41.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04±64.33)min比(209.30±45.07)min,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组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恢复快,为妇科恶性肿瘤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浙江省境内HIV -I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采集 14份浙江省检出的HIV -I抗体阳性者的抗凝全血 ,从中提取前病毒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设计特异性引物对gag基因区进行扩增并测定其序列。所得序列与国际标准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 ,确定亚型。〔结果〕14份样本中有 9份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序列 ,扩增率为 6 4 .3%。经过离散率计算和系统树分析后证实 4份样本为A/E流行重组模式 ,3份样本为B亚型 ,1份样本为B/C流行重组模式 ,1份样本为G亚型。〔结论〕目前浙江省境内有多种亚型的HIV -I毒株存在。迫切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以阻断HIV/AID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 1型 (HIV 1)AE循环重组型 (CRF0 1 AE)毒株env不同基因区序列变异的特点及其与进化压力的关系。方法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对从全国部分省收集来的HIV 1感染者血液样本中的HIV 1外膜蛋白 (env)基因进行扩增和亚型鉴定后 ,选择 3 4份CRF0 1 AE重组型HIV 1毒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邻近区域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 ,并计算和分析氨基酸同义替换 (Ks)值和非同义替换 (Ka)值及Ks Ka比值。结果基因系统树显示中国的 3 4份样本CRF0 1 AE重组型毒株与我国代表株AE .97CNGX2F和泰国代表株AE .CM 2 40、AE .93TH2 53聚集在一起。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 ,而V3区和V3上游区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 ,糖基化位点也比较保守。V 3环顶端四肽以GPGQ为主 (87.50 % )。大部分毒株的第 3 0 6和 3 2 0位点上没有出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整个V 3~V4区的Ks值显著高于Ka值(P <0 .0 0 1) ,且Ks Ka比值显著高于 1(P <0 .0 0 1) ,只有V4区Ks Ka比值显著低于 1(P <0 .0 1)。结论 目前多数流行于中国的CRF0 1 AE重组型HIV 1毒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在进化上关系密切。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 ,而不是V3区。由于大部分毒株的第 3 0 6和 3 2 0位点上没有出现带正电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