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构建小鼠无POU域八聚体结合蛋白(non-POU-domain-containing,octamer binding protein,NonO)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Hepa 1-6肝癌细胞内表达,观察NonO胞内表达、定位及脂多糖(LPS)对其定位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RT-PCR扩增小鼠NonO基因的蛋白编码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亚克隆至pcDNA3-HA真核表达载体中,将该载体瞬时转染Hepa1-6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方法观察NonO的胞内表达及LPS对其定位的影响。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质粒正确;细胞免疫荧光可见NonO在Hepa 1-6细胞内表达、分布于细胞核,LPS刺激后NonO分布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NonO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NonO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及其生物功能提供了重要载体。进一步证实NonO为定位于细胞核的核蛋白。  相似文献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痛藤中羽扇豆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安痛藤中羽扇豆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6 nm,柱温为30℃。结果羽扇豆醇在0.316~3.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为2.49%。结论该方法测定安痛藤中羽扇豆醇含量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3.
邓鹏  梁延华  丰文学 《癌症进展》2016,14(3):248-250
目的 观察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癌手术治疗)各37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3年和4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吻合口瘘(2.7%)、残端肿瘤残余率(2.7%)及复发率(8.1%)均低于对照组(18.9%、16.2%、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91.9%)、4年生存率(67.6%)高于对照组的67.6%、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最大限度切除淋巴组织以及系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4.
利用仿真头模进行机载影像系统质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人体仿真头模对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质控的方法.方法 将人体仿真头模按常规方法进行CT模拟、计划设计、治疗摆位、锥形束CT扫描和千伏特正交片位置验证等过程,1次/d,连续10 d并对位置偏差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连续10次锥形束CT验证模拟靶在纵、垂直、横、旋转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06±0.11)、(0.03±0.05)、(0.07±0.07)、(0.03±0.10)cm,连续10次千伏特正交片验证的分别为(0.04±0.010)、(0.03±0.05)、(0.08±0.06)、(0.05±0.05)cm,两种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纵向比t=0.44,P=0.667;垂直向比t=0.00,P=1.000;横向比t=0.34,P=0.735;旋转向比t=0.58,P=0.568).结论 研究之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稳定可靠,状态良好.利用人体仿真头模模拟实际治疗过程对机载影像系统进行质控,是一种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的有效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浊痹源流考     
浊的概念历代有所不同,大体萌芽于先秦,初步形成于汉及魏晋,于唐、宋、元、明、清内涵扩充,快速发展于近现代.力图梳理浊痹源流,尤其注重浊理论源流的梳理,以期为现今浊痹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在STEM教育背景下将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将二者优势有效结合,打造具有医用化学课程特色的教学模式.方法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STEM教育与Seminar教学模式的研究,将STEM教育理念植入Seminar教学模式中,对STEM教育下Seminar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在其他学...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构建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引起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9-20至2022-01-16期间因急性PQ中毒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患者, 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按照7∶3的比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 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PQ患者718例, 323例(45.0%)患者院内发生AKI, 378例(52.6%)院内死亡, AKI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AKI组(72.8%vs. 36.2,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毒至就诊时间(OR=1.018, 95%CI:1.006~1.030)、入院时白细胞计数(OR=1.128, 95%CI:1.084~1.17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7, 95%CI...  相似文献   
138.
科学防范严把"五关"战"非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佩申  方培  邓鹏 《武警医学》2003,14(7):443-444
面对肆虐的SARS病毒,我院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沉着应战,严密组织,以科学、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严把“五道关口”,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免疫功能、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运用补肾启抠强心颗粒治疗CHF患者临床研究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CHF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病例来自于本院心血管科内科住院和门诊CHF(心肾阳虚型)患者96例,分析免疫功能与心功能的关系,按拆信封...  相似文献   
140.
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方家  刘中勇  邓鹏  赖小美 《新中医》2011,(12):82-84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片等西药治疗;热敏灸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热敏灸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2.00%,西药组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灸组治疗后心电图∑ST、NST、NT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