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42.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胰岛G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hoe,IR)。新分型中对2型糖尿病仅是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进行定义,即2型糖尿病是“自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至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TK)活性变化在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研究4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血中单个核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TK活性的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型,并用荧光分光分析法测定胞内Ca2+浓度([Ca2+]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DM患者单个核细胞膜上TK活性显著降低[(21.40±9.20)mUvs(9.95±4.40)mU,P<0.01],且TK活性与病程、FPG、HbA1C及FIN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2型DM患者单个核细胞内[Ca2+]i显著升高[(193±9)nmol/Lvs(269±33)nmol/L,P<0.01],且与TK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2型DM患者胰岛素受体TK活性降低参与IR的发生,糖尿病时细胞内升高的[Ca2+]i可能是TK活性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MS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肥胖病尤其是内脏型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以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此外,MS尚包括组织胰岛素抵抗(IR)、高尿酸血症及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缺陷的微量白蛋白尿。MS亦涉及持续低度炎症反应及血液凝溶异常。  相似文献   
45.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是指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并发的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高血糖、钙磷代谢障碍、胰岛素的不足、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细胞因子及遗传因素等。目前对DO发病机制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本文探讨了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及Mg ̄(2+)—ATP酶活性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这两者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结查显示,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与Mg ̄(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红细胞膜LPO则显著增高。红细胞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以上变化更为显著。红细胞膜Na ̄+—K ̄+—ATP酶和Mg ̄(2+)—ATP酶活性与红细胞膜LPO、红细胞IF呈显著负相关,红细胞膜LPO与红细胞IF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红细胞膜脂质过化增强是导致膜Na ̄+—K ̄+—ATP酶和Mg ̄(2+)—ATP酶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并且它们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本了NIDDM患红细胞膜Na^+-K^+-ATP酶及Mg^2+-ATP酶活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这两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杨梅  冯正平  邓华聪 《重庆医学》2013,42(2):223-226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分子。miR-27家族是众多miRNA中功能显著的一种,目前研究发现miR-27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miR-27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有关miR-27与临床疾病的发生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9.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乔静  邓华聪 《重庆医学》2004,33(5):739-740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给予氯沙坦治疗,测定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肾皮质SOD、CAT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UAE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UAER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氯沙坦可增强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从而减少蛋白尿和肾脏损害,这可能是氯沙坦保护糖尿病肾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近年研究显示胰腺局部组织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向,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血管紧张素Ⅱ.后者在胰腺局部表达并活化,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以改变胰腺局部血流动力学,增强胰腺局部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从而通过活性氧簇和炎性反应因子对胰岛β细胞造成损伤,同时可抑制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使其数量减少,并影响β细胞的形态与结构、增强纤维化程度,从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