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6例.单发4例,多发2例.肿瘤直径平均9(5~14)cm.有结节硬化家族史1例.CT检查发现肿瘤内含脂肪组织(CT值-30~-120 HU)3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瘤组织CT值30~55 HU,增强扫描CT值70~110 HU.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结果 3例行肿瘤剜除术者肿瘤完整剜除,2例出现肾盂破损,行肾盂修补及留置双J管.其中1例双肾肿瘤者,2个月后手术剜除对侧肿瘤.3例根治性肾切除者完整切除肾脏、肾周脂肪组织及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镜下肿瘤以上皮样细胞为主,并出现多形、异形核,有明显的上皮样分化,浸润破坏性生长,瘤组织广泛坏死.免疫组化染色HMB45(+++),EMA、CK(-).病理诊断均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均随访26(10~44)个月,肿瘤无复发及转移5例;1例根治术后18个月出现双肺转移,10个月后死亡.结论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为良性,部分缺乏脂肪组织,主要由单核或多核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染色HMB45强阳性为特征表现,具有潜在恶性倾向,可发生转移;CT检查易误诊为肾癌;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是一种近年来才被认识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罕见,可累及多个器官、组织.我们收治7例,分别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例,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例,江苏宜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1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病理、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及2001年10月收治的2例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女,55岁.主诉左腰部不适10 d.B超检查示脾 门区可见直径约3.9 cm囊实性包块,壁薄光滑,血供不丰富.CT检查示左肾上腺区4 cm ×4 cm低密度影,CT值为10 HU,增强扫描时其内强化不明显,CT值为20 HU.诊断为左肾上腺肿瘤.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上腺切除术.例2,男,17岁.主诉剧烈活动后肉眼血尿3周.B超检查示膀胱后方8.4 cm ×7.7 cm ×9.0 cm无回声区.CT检查示骶骨前下方9.0 cm×7.2 cm ×9.0 cm囊性病灶,壁薄,中心密度均匀,CT值8 HU.IVU检查膀胱充盈后顶部可见右高左低之平直压迹,下缘呈半圆形.诊断为骶前囊肿.硬膜外麻醉下行囊肿切除术. 结果 例l病理报告:组织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大部分衬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有杯状细胞,上皮下有基底膜.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件囊肿.术后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例2病理报告:纤维囊壁组织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内可见杯状细胞,纤维组织中可见混合性腺体结构、少量软骨组织及肌组织,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 结论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罕见,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其囊性特征,少数可表现为高密度,但无特异性.对有症状的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手术切除预后较好,可预防恶变及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断裂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9月至2011年6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断裂患者11例.球部尿道断裂4例患者先行尿道吻合术,其中2例术后2周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另外2例3个月后分别行前列腺电切术和开放前列腺摘除术.后尿道断裂患者共7例,1例行尿道会师术加开放前列腺摘除术;1例先行尿道会师术后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例膀胱造瘘术患者延期行后尿道吻合术者,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另1例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2例单纯行膀胱造瘘术.结果本组患者随访4~60个月.球部尿道断裂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球部尿道吻合术后及早行前列腺切除的2例(8周)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另外2例(25周).后尿道断裂行尿道修复手术的患者治疗结束后排尿通畅者4例;1例病人自述排尿尚满意,但需间歇尿道扩张术;另外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尿道断裂患者治疗周期平均为19.6周(4~50周),排除2例造瘘者,平均治疗周期25.4周(7~50周);行尿道会师术患者平均治疗周期为10.5周,明显短于先膀胱造瘘再行后尿道吻合术3例患者(35.3周).结论前、后尿道断裂,在行尿道修复术后及早解除前列腺梗阻是恢复尿路通畅的关键,可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25.
例 1 男 ,61岁。半年来乏力、尿频明显 ,偶有黏液尿。直肠指检前列腺质硬。B超发现左肾积水 ,膀胱壁弥漫性增厚 ,以三角区最为明显 ,厚度达1 .1cm ,前列腺增大 ,回声不均。IVU示左肾积水 ,左输尿管扩张 ,右肾、输尿管不显影 ,膀胱壁僵硬不光滑。膀胱镜检查 ,膀胱黏膜弥漫充血肿胀 ,广基山丘状隆起 ,三角区质地坚硬 ,表面有黏液样物附着。膀胱黏膜病理活检及前列腺穿刺病理证实为腺癌。核素肾图检查双肾呈梗阻曲线 ,右肾曲线低平。BUN :2 9.4mmol/L ,Cr:62 4 .8μmol/L。CT和MRI示膀胱壁弥漫增厚 ,前列腺增大 ,包膜不清 ,见低密度灶 ,…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16、cyclinD1和CDK4在92例膀胱癌中的表达,运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膀胱癌组织中P16表达下调;cyclinD1和CDK4表达上调。②92例膀胱癌中,P16保留表达率随分级、分期的增加而下降,在复发肿瘤中下降;③92例膀胱癌中,cyclinD1和CDK4保留表达率随分级、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在复发肿瘤中增加。结论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球形可控回肠贮尿袋代膀胱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贮存尿液和排除尿液功能近似正常膀胱的原位膀胱重建术,方法:取带系膜回肠段30cm,乙醇浸泡肠粘膜,制成球形贮尿袋,输尿管与贮尿袋行抗返流吻合,贮尿袋下端与尿道断端吻合,临床应用26例,结果:获得随访26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1个月,25例健在,排尿可控率100%,术后12月20例平均尿量585.6ml/次,残余尿22ml,Qmax17.3ml/s。膀胱测压18例,平均半充盈,充盈和排尿压力为12cmH2O,17.6cmH2O,53cmH2O。尿常规正常,尿培养(一),肾功能及血生化正常,无肾,输尿管积水,病理示新膀胱粘膜变,上膜腺体减少,绒毛消失,部分区域固有膜腺体消失,呈鳞状化生结构,PAS染色阳性,HSP阳性,P53阴性,结论:球形可控回肠贮尿袋代膀胱术具有容量大,压力低,可控性好,对机体干扰轻,并发症少,病人易接受等优点。是原位膀胱重建的好术式。 相似文献
28.
29.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2月~ 1998年 11月 ,我们在 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注射酒精治疗肾囊肿 2 7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30岁~ 6 9岁 ,平均 5 1.8岁 ;均经 B超及 CT确诊。囊肿位于左肾 2 1例 ,右肾 5例 ,双肾 1例 ;肾下极 17例 ,肾上极 10例。囊肿大小为 3.6 cm× 4.5 cm× 5 .9cm~ 94cm× 98cm× 10 6 cm。抽出囊液 40~75 0 ml,为澄黄或无色清亮液体。治疗方法 :采用西门子 Prim a Sonolm e型 B超 ,普通探头 ,16~ 18G带针芯穿刺针 ,硬化剂采用 95 %酒精。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腰部垫一软枕。常规消毒后…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56岁.因阵发性心慌、出汗2 d于2006年10月12日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未及结节.空腹血糖2.37mmol/L,血清胰岛素0.2 mU/L.甲状腺功能:TSH 0.31 mU/L,FT3 4.68pmol/L,FT4 14.7 pmol/L.甲状腺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未探及结节及团块回声.CT检查示左肾上腺区及左肾下极2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光滑、有包膜,大小为8 cm×9 cm×7 am、7 cm×7 cm×7 cm,增强后病灶边缘轻度强化,中心不均匀强化.IVU显示左肾上下盏受压变形,未见充盈缺损,双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