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估黄芩苷对锂-皮罗卡品诱发的大鼠癫痫模型的神经元丢失和智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我们采用采用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分别在注射氯化锂及匹罗卡品前1h给予黄芩苷100mg/kg或者生理盐水腹腔注射。SE形成后,动物腹腔注射黄芩苷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4d或直至动物处死。并在SE后31~36d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黄芩苷对大鼠癫痫发作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并用neuN染色评估神经元丢失。结果:黄芩苷对锂-匹罗卡品导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黄芩苷处理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黄芩苷对锂-皮罗卡品诱发的癫痫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它有可能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癫痫以及癫痫引起的脑损害的辅助用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通过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5 mg/(kg·d)组和10 mg/(kg·d)组,以伊文思蓝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糖酐双重染色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和MMP-9)、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Occludin蛋白和Claudin-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基底节荧光强度增强(P=0.000),MMP-2(P=0.000)和MMP-9(P=0.000)水平升高,Occludin蛋白(P=0.000)和Claudin-5蛋白(P=0.000)水平降低;经褪黑素5 mg/(kg·d)治疗后,大鼠基底节荧光强度减弱(P=0.021)、MMP-2水平降低(P=0.000)、Claudin-5蛋白水平升高(P=0.000),与假手术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6,0.000);而褪黑素10 mg/(kg·d)治疗后,大鼠基底节荧光强度进一步减弱(P=0.000)、MMP-2(P=0.000)和MMP-9(P=0.000)水平持续降低且接近假手术组水平(均P 0.05),而Occludin蛋白(P=0.000)和Claudin-5蛋白(P=0.000)水平升高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03,0.000);褪黑素两剂量组比较,10 mg/(kg·d)组疗效优于5 mg/(kg·d)组(均P 0.05)。结论褪黑素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而使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降解减少,进而保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3.
中枢神经系统周细胞主要分布于微血管周围,于1873年由Rouget首次发现,因此又称Rouget细胞[1-2].尽管被发现已超过150年,但周细胞的功能、特征、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还远未明确.进入21世纪后,涌现出大量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周细胞是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障碍参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3]、肌萎缩侧索硬化[4]、帕金森病[5]、创伤性脑损伤[6]、糖尿病视神经变性[7]、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8]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随着对于周细胞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密切相关.本文即以AD的发病机制为出发点,就近几年来所报道的周细胞功能障碍参与AD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利用网络图分析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白质损害患者30例(CSVD组),另选择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利用SpeechGraphs软件分析VFT,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及认知功能测评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网络图参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SVD组节点数、直径、平均最短路径(ASP)明显低于对照组,密度和平均总等级(AT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CSVD组选择反应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12)s vs (0.46±0.09)s,P=0.004],数字图形转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70±3.42)分vs (22.60±4.45)分,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节点数与选择反应时间、受教育程度及数字图形转换相关;边数量与选择反应时间、受教育程度及数字图形转换相关(P0.01)。直径、ASP与数字图形转换相关;密度与教育程度、选择反应时间和数字图形转换相关;ATD与教育程度和数字图形转换相关(P0.01)。结论 VFT网络图分析发现老年CSVD患者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的损害,有助于老年CSVD患者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5.
陶根鱼教授治验脑瘤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质瘤与脑膜瘤为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陶根鱼教授认为其多是毒邪痈滞,血瘀而成。给以破血逐瘀,清散毒邪的基础方,治效颇佳。  相似文献   
26.
Landau-Kleffner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女,9岁,因发作右侧肢体抽搐伴言语障碍2年于2003年9月13日入院.患儿于2年前因发热、头痛、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炎",经治疗后头痛消失,体温正常,逐渐出现言语不清,发单声,不能连贯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理解他人话语.  相似文献   
27.
周柏玉  迟丽屹  王静 《医学争鸣》2004,25(10):911-911
1临床资料我院2003-01/2003-12应用天保康(葛根素商品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78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单发或多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28.
周柏玉  迟丽屹 《医学争鸣》2004,25(9):795-798
目的:建立局灶性颈髓缺血损伤大鼠模型及探讨NOS表达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95只SD大鼠分成两大组:①对照组20只;②实验组75只. 实验组按照射时间分成5,10和15 min 3小组,每小组又按存活时间分为1, 3, 7, 14和21 d 5组. 应用光化学方法制造局灶性颈髓缺血损伤, 用改良Menzies法评价大鼠行为学,以及应用NADPH染色和中性红复染技术,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颈髓组织学改变,以及NOS表达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及5 min组未见病灶及行为异常,可见后角及中央导水管周围少量NOS样阳性神经细胞;10 min组可见局部色素沉着,神经功能中度缺损,可见缺血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中间带神经元大量NOS样阳性神经元, 而且有时间依赖性,缺血损伤3 d后出现,7 d达到高峰,14 d减退,21 d基本消失;15 min组可见脊髓组织明显塌陷及空腔形成,神经功能重度缺损,缺血侧可见少许NOS样阳性神经元. 结论:光化学颈髓损伤是一种较理想的局灶性颈髓缺血损伤大鼠模型,其病理机制可能与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解偶联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n=40)。参照Longa法制作MCAO模型。栓塞后6 h,通过蛋白印记法检测缺血区e NOS不同偶联状态的表达情况及3-硝基酪氨酸(3-NT)的水平;通过尼氏染色比较缺血区神经元的形态及存活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对应的标记物GFAP、VWF、Occludin的表达水平;通过MRI的T2加权序列和动脉自旋标记(ASL)反应栓塞后脑组织病灶范围及血流情况。结果 MCAO后栓塞部位在T2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SL序列上血流信号减低。e NOS二聚体/单体的比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3-NT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氏染色显示MCAO后神经元大量空泡形成,核固缩变性,数量显著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WF、Occludin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而GFAP则明显增多(P0.05)。结论 MCAO会导致e NOS解偶联。e NOS解偶联后NO合成受限,而具有毒性作用的3-NT产生增多,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对神经血管单元结构及功能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0.
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遗传相关脑小血管病的基因研究近年备受关注。基因研究在 发掘出更多基因突变形式和表型的同时,也为明确致病途径、寻找新治疗靶点开创了新的方向。本文 对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基因及其突变形式、发病机制和临床表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