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外周血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术后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08例行PCI术的ACS患者(ACS组),以同时段12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且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ACS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R、NLR对ACS以及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组血肌酐、血小板、中性粒细胞、PLR、NLR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淋巴细胞、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5)。ROC结果显示,PLR、NLR以及联合预测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22、0.8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NLR均是影响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NLR单独预测发生MACE的AUC为0...  相似文献   
32.
血管内支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 (CASI)可最大限度开通因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而引起的梗死血管 ,成功处理术中的各种并发症 ,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本院 1 995~ 1 999年共收治 1 42例 ,其中 45例接受 CASI术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2 4例 ,男 2 2例 ,女 2例 ,年龄 52~ 80 (67.3± 1 2 .5)岁。有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史者 5例 ,选择性冠脉造影 (CA)示单支病变 1 6例 ,双支 5例 ,3支 3例 ,病变血管共 35支 ,左前降支 (LAD) 1 8支 ,右冠脉 (RA) 5支 ,回旋支 (LC…  相似文献   
3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其发生机制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少 ,早在 6 0- 70年代电生理及解剖资料证实了房室结系统的双径路 (α、β通道 )的存在 ,并阐明了AVRNT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传导速度快 ,不应期长的快径 (β通道 )和传导慢 ,不应期短的慢径 (α通道 )参与所决定 ,其特点是有“跳跃现象”和‘房性回波’[1] 。而以快慢径交替前传为电生理特征的房室结双径路却较少报道。本文2例患者在发生AVNRT后电生理检查时反复再现快慢径交替前传并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 ,说明了房室结双径路仍存在其他一些特点 ,具备这些特点的患者…  相似文献   
34.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calInfarction,AMI)治疗的重要进展.我院1995年~1996年用链激酶(Strepto.Kinase,SK)静脉溶栓治疗31例AMI资料,以探讨SK在AMI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的选择 (1)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3)无禁忌症31例AMI患者中,年龄64.2±13.90,溶栓距发病时间5.6±1.6小时.1.2 给药方法 链激酶用streptokirsase-strepraseBEHRING 150万单位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加入100ml5%GS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用SK前口服阿司匹林0.3g,以后每日0.3g,3~5天改50mg qd,长期口服液注SK后12小时全血凝固时间恢复至治疗前1.5倍以内,即开始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入选有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但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75例病例,随机分为他汀组(45例)和非他汀组(30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半年。入选28例有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运动试验阴性的无心脏病患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T-1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以比色法测定NO水平。结果 (1)冠脉造影结果显示,CSF组(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各支冠状动脉的血流TIM I帧数及平均帧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年后,他汀组及对照组各支冠状动脉的血流TIM I帧数及平均帧数均明显低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三组间TG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TC和LDL-C明显低于非他汀组及对照组(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ET-1、IL-6和NO与CSF的发生相关。(4)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84%。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可以发挥调脂外效益,具有抗炎、保护内皮作用,从而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房性早搏负荷对房颤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其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将房颤晚期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9例),余纳入未复发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与术后晚期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术后第2天房性早搏负荷分别为1 327(169,5 508)、221(38,1 287)个/d,复发组患者房性早搏负荷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房性早搏负荷≥816个/d是预测房颤晚期复发的切点,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95%CI:0.562~0.831,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性早搏负荷与房颤的晚期复发有关,房性早搏负荷≥816个/d时,房颤复发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调脂及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2例成功行PCI手术后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6例。在常规恢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低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高剂量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比较2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7 d、28 d后血浆内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7 d后2组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仅高剂量组TC、LDL-C、CRP、IL-6改善较明显(P<0.05),且高剂量组CRP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8 d后2组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除低剂量组TG外,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TC、TG、LDL-C、CRP、IL-6水平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高、低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8例(30.8%)和7例(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40 mg/d能够起到显著的调节血脂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9例中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A组20例,B组19例.两组均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B组术后即刻复查心脏彩超,二尖瓣瓣口面积大于1.5 cm2且无心包积液及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立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入选141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DM)分为DM组(38例)和非DM组(103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和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与非DM组相比,DM组平均冠状动脉病变处数、长病变、分叉病变和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之间的PC I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支架内再狭窄和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需强化血运重建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40.
米力农对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心室重塑.近来有学者提出心率震荡现象是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在CHF患者中存在心率震荡现象减弱甚至消失[1-2].本文旨在通过测定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米力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心率震荡两个量化指标变化,探讨米力农在难治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