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5例血小板无力症基础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国人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分析了25例血小板无力症的临床表现,代偿机制,实验室检查,分子基础,治疗和预防措施。结果:25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Ⅰ型20例,Ⅱ型2例,变异型3例,已鉴定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6种类型分子了缺陷,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点突变和小片段DNA丢失。  相似文献   
22.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在特定的情况下能通过特异性水解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中的肌醇磷酸酯键来调节细胞膜上的锚定蛋白表达。在人的造血细胞上有一些GPI锚定蛋白(如CD24、CD87等)属于黏附分子,在肿瘤细胞的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GPI-PLD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活性,探讨其与白血病类型,肝、脾、淋巴结肿大,CD24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Fn)黏附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对髓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利用具有完整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结构的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做底物,通过TX114分相,定量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PIPLD活性,用1,10二氮杂菲抑制GPIPLD的活性,用MTT方法检测抑制组和非抑制组骨髓细胞对纤连蛋白的黏附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PI锚定蛋白CD24的表达。结果显示:1,10二氮杂菲(1mmol/L)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5小时可使细胞的GPIPLD的活性由(42.08±7.21)%降为(5.4±2.96)%,GPIPLD活性被抑制后细胞的黏附率增加,由(49.78±26.73)%升为(61.19±29.14)%,与此同时,CD24的表达率上调,由(16.02±9.68)%升为(18.5±11.14)%。结论:降低GPIPLD活性能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纤连蛋白的黏附率,与此同时,骨髓单个核细胞上GPI锚定蛋白CD24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24.
用RT-PCR检测19例急性白血病和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DR1和MRP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临床耐药患者MDR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临床耐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MR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表明MDR1是临床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5.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 ,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用PT和APTT取代传统的出凝血时间BT(Duke法 )和CT进行术前止血功能评估后 ,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该试验对标本要求特殊 ,采集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所以探讨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我院三年来因标本原因导致实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我院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术前检查的 6 15 86份标本中  相似文献   
26.
湖南地区汉族人血小板同种抗原基因型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方法鉴定300名湖南地区汉族人中五种主要HPA基因型频率,探讨HPA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湖南汉族人中PLA1基因型阳性率81.00%;Kob阳性率85.67%;Baka阳性率71.00%;Pena阳性率91.00%;Brb阳性率90.67%。为进一步研究HPA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Ⅱbβ3缺陷对血小板由内到外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序列分析、流式细胞术、RT PCR和Westernblotting等检测细胞中转染cDNA的存在、表达及细胞结合PAC 1、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b)的能力。结果 :血小板无力症 (GT)患者整合素αⅡbβ3明显低下 ,且血小板在ADP激活后不能结合PAC 1,转染β3和αⅡb(突变αⅡbR995A 或正常αⅡb)cDNA的CHO细胞株分别表达αⅡbR995A β3和αⅡbβ3,并且突变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 ,CHO)细胞αⅡb基因 30外显子上第 30 77和 30 78位碱基由CG突变为GC ,导致第 995位精氨酸被替换为丙氨酸 ;在未活化的情况下 ,αⅡbβ3CHO细胞几乎不结合PAC 1,但能结合Fb ,而αⅡbR995Aβ3CHO细胞能结合PAC 1,且Fb明显增加。结论 :αⅡbR995A 突变能诱导血小板内到外信号传导 ,使αⅡbR995Aβ3表现为激活型受体 ;而GT患者却因整合素αⅡbβ3缺陷使αⅡbβ3介导的血小板由内到外信号传导受阻 ,使该GT患者表现出血小板聚集异常。  相似文献   
28.
背景: 据作者查新检索medline,cnki等数据库,鲜见国内外有关体外研究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lycosylphosphatidilinoditol-specific phospholipase D,GPI-PLD)对白血病细胞黏附功能影响方面的报道。 目的:观察GPI-PLD对髓系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4-01/06在湘雅医院血液实验室完成。 对象:骨髓标本来自于髓系白血病患者,由湘雅医院血液科提供。 方法:利用具有完整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结构的胎盘碱性磷酸酶做底物,通过TX-114分相,定量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PI-PLD活性,利用1,10-二氮杂菲抑制GPI-PLD的活性,实验分2组:处理组加二氮杂菲,使其终浓度为1 m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PBS。用MTT方法检测处理组和对照组骨髓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PI-锚定蛋白CD24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髓系白血病细胞GPI-PLD活性,细胞黏附率及CD24的表达。 结果:1 mmol/L 1,10-二氮杂菲作用髓系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5 h细胞的GPI-PL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5.40±2.96)%,(42.08±7.21)%,P < 0.01];GPI-PLD的活性被抑制后处理组细胞的黏附率较对照组增加[(61.19±29.14)%,(49.78±26.73)% ,P < 0.01],同时CD24的表达率上调[(18.5±11.14)%,(16.02±9.68),P < 0.01]。 结论:降低GPI-PLD活性能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率,同时骨髓单个核细胞上GPI-锚定蛋白CD24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29.
STR分子标记的个体识别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灵敏特异而且无同位素污染的个体识别方法。方法;采用STR系统HUMCSF1PO,HUMTPOX,HUMTH01三位点多重PCR并银染检测技术分析无关个体,两代三口人家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0)前后供受者,母婴及脐血的DNA表型特征。结果:无关个体极易区别:两代三口有空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5例Allo-HSCT受者嵌合状态均可检测,均表现为完全嵌合;脐血与相应新生儿带型完全相同;敏感度可检出混合细菌群中1%的微量细胞。结论:STR系统HUMCSF1PO,HUMTPOX,HUMTH01三位点多重PCR并银染检测技术可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Allo-HSCT后嵌合状态及脐血之母血污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30.
我院自1997年11月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代替Duke法出血时间(BT)和玻片法凝血时间(CT)作为评估围术期患者止血功能的指标。回顾总结2002年4月以前的51个月的PT、APTT检查结果表明:用PT、APTT作为评估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常规指标具有简易、快速、准确的特点,对预防手术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