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目的制备水包油型非离子复方羊毛脂尿素乳膏,考察其稳定性,并验证其治疗皮肤皲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羊毛脂和尿素为主药,以非离子型乳化剂司盘-60和吐温-60为配对乳化剂,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稳定剂,采用反相快速加入法制备O/W型乳剂;通过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留样观察、p H值、乳滴粒径等考察其稳定性;并以尿素乳膏作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备的乳膏细腻、均匀、稳定,易于涂布及洗除;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规定;临床疗效优于尿素乳膏。结论按本处方及制备工艺所得乳膏质量合格、性质稳定,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可靠,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不同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CYP2C19)基因代谢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24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基因检测确定了CYP2C19基因型,其中快代谢型(EM)、中等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各80例。每种代谢型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四联疗法,静脉泵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L,2次/d;静脉泵入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2 g溶于生理盐水50 mL,2次/d;口服胶体酒石酸铋胶囊220mg,2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500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完全停药1月后行呼气试验检测。观察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M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型、PM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中,PM型根除率(95.0%)最高,IM型根除率(77.5%)次之,EM型根除率(57.5%)最低,组间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对照组中,PM型根除率(97.5%)最高,IM型根除率(92.5%)次之,EM型根除率(82.5%)最低,组间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泮托拉唑静点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小。但对于快代谢型加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效果较中等代谢型、慢代谢型明显。  相似文献   
73.
路伟  李民 《国医论坛》2000,15(6):22-22
自仲景创辛温解表法以来 ,医家多有发挥 ,后世温病学家又发展完善了辛凉解表法 ,使外感疾病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历代医家对辛温辛凉复法的存在多避而不谈 ,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1 仲景立法 ,示人路径 对于表证的治疗 ,早在《内经》中即提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仲景对此进行发挥 ,创麻黄汤、桂枝汤、麻桂各半汤等辛温解表名方 ,虽对辛凉解表法及辛温辛凉复法论述甚少 ,却也创立了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辛温辛凉药物同用的方剂以示人解表逐邪之活法。后人不悟 ,用仲景方乏效时即感叹“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何其谬…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IL-10、IL-15、IL-18、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二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观察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及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清IL-10、IL-15、IL-18、内毒素及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二组患者血清IL-10、IL-15、IL-18、TNF—α和内毒素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IL-15、IL-18、TNF—α和内毒素水平呈下降趋势,IL-10水平呈升高趋势,但是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抑制IL-15、IL-18、TNF—α的表达、上调IL-10水平、减少肠道内毒素易位,有效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纳米柔性脂质体对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突破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免疫荧光法观察纳米柔性脂质体对NGF进入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游离NGF组、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组。结果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3.1±1.7)nm,包封率为(64.2±2.8)%;对于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游离NGF组细胞的NG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组[(33.52±6.45)、(27.26±4.0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8.31±2.15)、(0.00±0.00)](P〈0.05)。结论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纳米柔性脂质体可能成为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有效突破血脑屏障的载体。  相似文献   
77.
梳理国际患者安全文化研究的演进路径,揭示研究热点和前沿,为我国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对患者安全文化研究进行检索,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总被引分析,梳理出关键节点文献,应用名词短语分析和突现词探测功能分析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结果经筛选后得到2 404篇文献,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梳理出11篇关键节点文献。研究热点包括患者安全事件、医疗服务单元、测评工具和方法、患者安全文化改进,研究前沿包括不良事件和患者安全文化与安全改进。结论未来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药  相似文献   
78.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_A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测定并比较复方丹参片与滴丸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丹酚酸B、丹参酮ⅡA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2%磷酸溶液(40∶60)、甲醇-水(85∶1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进样量均在0·1μg~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丹酚酸B=0·9998、r丹参酮ⅡA=0·9999);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1·9%)、101·0%(RSD=1·5%),复方丹参滴丸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RSD=1·2%)、98·8%(RSD=1·4%)。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复方丹参滴丸中则未定量检出上述2成分。  相似文献   
79.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规范化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BAI)的临床特点和术前救治措施,规范BAI的术前救治方案.方法 回顾10年间我院急诊救治1020例BA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救治结果.结果 本组1020例患者中,964例行急诊手术,急诊抢救治愈904例,抢救成功率93.8%,术中、术后死亡60例.结论 快速进行伤情评估,准确拟定诊疗计划,有效进行血容量维持,合理进行急诊规范化救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BAI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0.
〔摘 要〕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92 例,均行 CDFI、UE 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 为 “ 金标准 ”,比较良恶性结节 CDFI 血流形态、丰富程度及弹性分级,并分析 CDFI、UE 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结果:9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 106 个结节,良性结节 72 个,恶性结节 34 个;恶性结节 CDFI 血流形态多为Ⅲ ~ Ⅴ型,丰 富程度多为 2 ~ 3 级,而良性结节 CDFI 血流形态多为Ⅰ ~ Ⅱ型,丰富程度多为 0 ~ 1 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恶性结节弹性分级多为Ⅲ ~ Ⅳ级,良性结节多为 0 ~ 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FI 联合 UE 对甲状腺结 节良恶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 CDFI、UE 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DFI、UE 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