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房颤动(AF)患者丧失了规律性、有序性心房电生理活动,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快速无序的AF波紊乱.其传统药物保守疗法常因抗心律失常药毒副作用大、药理作用局限等原因导致无法普及.近年来射频消融术已被认为是AF首选治疗方案,但仍存有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研究表明AF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高达20%[1].本研究回顾分析环肺静脉消融术的AF患者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合并消化道出血(GH)的危险因素及随访观察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接受PCI的824例冠心病患者,分析具有不同临床因素的患者GH的发生率,讨论引起GH的不同危险因素,随访观察预后。结果接受PCI的患者住院期间GH的发生率为1.2%,年龄大于65岁、男性、合并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史、急性心梗后急诊PCI以及术后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GH发生率高。随访观察期内除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外,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史、急性心梗后急诊PCI以及术后使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是发生G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痛患者75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75例(非冠心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各患者EAT厚度,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各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ST导管在持续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要12月期间所收治68例持续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均应行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盐水灌注导管,观察组应用ST管,比较两组消融时间、透视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消融时间、透视时间为(152.4±13.5)min、(37.2±9.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复发率为11.8%,对照组为23.5%、29.4%,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导管在持续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利于术者更好掌握导管与心房壁贴靠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缩短术中消融时间与透视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对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接受冠脉支架术患者行抗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评估低分子肝素与磺达肝葵钠的对该类患者的优劣。方法:连续观察分析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接受冠脉支架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磺达肝葵钠抗凝组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1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死亡和再梗死发生率,同时观察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磺达肝葵钠及依诺肝素治疗后凝血功能及术后6个月的死亡或再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变化,消化系统出血事件发生率在磺达肝葵钠组在统计上与依诺肝素组虽无明显差异,但磺达肝葵钠治疗组无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而依诺肝素治疗组有两例患者发生了消化道出血。结论:磺达肝葵钠对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接受冠脉支架术的抗凝治疗疗效确定,且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2002年进口Amplatzer偏心型膜部室间隔缺损(ventf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和国产双盘状膜部室间隔封堵器开始在临床使用以后,使VSD的介入治疗广泛开展。我科近两年开始应用国产双盘封堵器治疗VSD40例,并进行了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确定中国中原地区汉族人群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rs337711,rs11264280,rs17042171, rs6771157和rs6795970与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68例患者,包括房颤组(56例)和对 照组(112例)。采用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或直接测序法对上述5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构建4种经典遗传模 型以确定SNPs与房颤的关联性。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大的年龄和左房内径及频发的冠心病和高血压 (P<0.05)。rs17042171基因型AA的频率分布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几个临床因素之 后两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5.591,95%CI:2.176~14.365,P-B<0.008)。其他4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在房颤组和 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4q25区域的rs17042171与中国中原地区汉族人群的房颤易感性 相关,该SNP可能为房颤患者临床诊断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8.
持续心房颤动对山羊心房大小和功能影响的时间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持续心房颤动(AF)对左右房容积及左房功能的影响及其时间进程。运用起搏方法建立AF模型,在AF前和AF后的第1,2,4,8周对左右房容积、左房射血分数(EF)、左房射血力(LAEF)、A峰、E峰及E/A比值进行测量。结果:AF后1,2,4,8周左右房容积逐渐增加、心室舒张末左房容积(LAEDV)在起搏后1周有显著增加(P<0.05);心室收缩末左房容积(LAESV)、心室收缩末右房容积(RAESV)及心室舒张末右房容积(RAEDV)在AF4周时显著增加(P<0.05)。随着AF持续,左房EF值、A峰值及LAEF逐渐降低,左房EF在AF1周后显著降低(P<0.05);A峰值及LAEF在AF2周后显著降低(P<0.05);E/A值逐渐增高,AF2周后显著增高(P<0.05);E峰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持续AF可引起左右房增大,左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持续心房颤动(AF)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过程.方法:采用起搏方法建立AF模型,在起搏前和起搏后的第1 d,3 d,5 d,7 d对左、右心耳的有效不应期(ERP)进行测定.采用S1S2程序刺激,基础起搏周长(PCL)分别为400 ms,350 ms,300 ms,250 ms,200 ms,S2为200 ms,以5 ms的步长递减.程序刺激结合Burst刺激对上述心房结构进行AF的诱发,记录AF的发生频率.上述相同方法对起搏停止后0 h,3h,5 h,24 h左、右心耳的ERP进行测定.结果:各个基础起搏周长下左、右心耳的ERP在AF后1 d,3 d,5 d,7 d逐渐缩短,且较AF前明显缩短(P<0.05);AF终止后左、右心耳的ERP逐渐延长,但AF终止0 h,3 h,5 h ERP与AF前相比仍有明显缩短(P<0.05);AF终止后24 h ERP基本恢复到AF前水平,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F持续时间的延长,左、右心耳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与AF前相比,AF后1 d、3 d、5 d、7 d AF的诱发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随着AF持续,心房的ERP逐渐缩短,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AF终止后缩短的ERP逐渐延长致AF前水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培哚普利干预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造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A组,n=14)和培哚普利干预组(B组,n=14),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C组,n=14)。术后24h起各组分别予培哚普利(B组)和蒸馏水(A、C组)灌胃,6周后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ERK1/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原癌基因cfos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6周后A、B组的心肌组织中AngⅡ,ERK1/2,C—fos mRNA含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与C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A组相比,B组中6周后心肌组织中AngⅡ,ERK1/2,c—fos mRNA含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AngⅡ与ERK1/2含量及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升高;培哚普利能降低AngⅡ,ERK1/2,c—fos mRNA的表达,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