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复方胃速康胶囊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胃速康胶囊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9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胃速康胶囊、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均治疗4周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根除率85.42%,对照组分别为93.75%及83.33%。结论复方胃速康胶囊三联疗法疗效肯定,副作用明显低于标准三联疗法,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适时导向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适时导向化疗是根据生物钟自身变化的规律,选择合适的给药时机给予靶向化疗药物进行导向治疗的方法。2001年11月~2004年8月,我院采用该方法治疗晚期食管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临床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80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不同教育模式,进行施教,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出院时对疾病掌握程度及出院随访中对护理工作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健康教育工作,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对治疗依从性及护患关系密切度,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4.
赵立平  崔玉霞  彭秀花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29-1729,1732
目的:探讨社区教育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按常规服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服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个性差异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1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情况及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遵医情况及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教育对Ⅱ型糖尿病疗效有积极作用,应将系统的健康教育措施纳入Ⅱ型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东东的故事     
北京资料:东东,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和奶奶一起吃住,父母打工经常不回家,偶尔见面,只问学习,发现问题,上手就打。  相似文献   
16.
控制体重从改变菌群做起 我们的饮食已由“充饥温饱型”,走到“美味享受型”,现在是向“养生保健型”转变的时候了。现在的“美味享受型”饮食观,一味的只强调“嘴”和“胃”的快感,而不顾这些美食对健康的破坏,实在是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扶持保护肠屏障的有益肠道菌,压制和清除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清除体内慢性炎症,是控制体重,预防和冶疗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键.而且对预防衰老和癌症等疾病也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以来,我们将冷敷袋应用于药液外渗(植物碱类抗癌药外渗除外)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气压法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护理9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2002年我院对97例位于四肢、躯干及乳腺部位的血管瘤患儿采用气压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现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通州区2005~2011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通州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863例,年均发病率为13.58/10万,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10岁年龄组;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以学生最多,其次是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冬春季为主;发病集中于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结论 通州区猩红热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应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卫生防病工作,采取以少年儿童为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有效地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