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3T C)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 S H)在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在3TC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SH,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周检测患者的HBV DNA水平ALT值和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比较不同基线HBV DNA患者经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后HBV DNA下降值HBV DNA<103拷贝/ml患者的比例和HBV DNA低检测值(HBV DNA<103拷贝/ml)的比率,比较血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结果 3TC单一治疗组和3TC联合GSH治疗组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分别为42.1%(8/19)和84.2%(16/19),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8%(7/19)和73.7%(14/19),H B e A g/抗-H B e转换率分别为26.3%(5/19)和31.6%(6/19),A L T复常率分别为68.4%(13/19)和78.9%(15/19).结论 3TC联合GSH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近期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率HBeAg阴转率与3TC单一治疗比较疗效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HBeAg/抗-HBe转换率和ALT复常率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2.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培养出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中医妇科人才事关重要。针对中医妇科硕士这一群体,文章介绍了思想教育、因材施教、转变观念等方面在培养实用型、全面型妇科人才中的重要性,并将"案例—教材—临床—讨论"这一教学模式引入硕士研究生带教中。既要将中医妇科的传统经典传承发扬,又要将其与世界接轨、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63.
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在支气管瘘封堵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对支气管瘘实施封堵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例胆道支气管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支气管镜以及胆管造影确定瘘道部位和拟封堵的靶位支气管.局麻后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将导引钢丝插入拟封堵的靶位支气管腔内;留置导丝撤出支气管镜;沿导丝将封堵器外鞘管送至拟封堵的靶位支气管,撤出导丝;通过外鞘管将携有封堵器的推送装置送至靶位支气管;在支气管镜以及X线透视下释放封堵器,将靶位支气管完全封堵.术后1周内每天观察咳嗽、咯痰等症状及体温变化,术后1、7、30 d分别复查支气管镜及X线胸片.术前及术后3 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结果: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当天咯出胆汁样痰量明显减少,术后7 d咯胆汁样痰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7、30 d X线胸片显示封堵器均位于靶位,且逐渐膨胀完全;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术后1 d封堵区支气管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术后7 d可见封堵器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明显;术后30 d时肉芽及上皮组织完全将封堵器覆盖.2例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至今(分别为10、14个月),均未发生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与手术相关的感染.结论:本组病例中所采用的镍钛合金支气管封堵器及其推送装置是一种置入方便、安全有效的支气管专用封堵器材,为临床各种原因造成的支气管瘘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4.
65.
四环素调控白喉毒素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毒素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内是肿瘤基因治疗一个较有前景的手段[1].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是由白喉杆菌分泌的一种单链多肽毒素,大多数哺乳类细胞均存在这种毒素的受体,其A片段(DTA)毒力特别强,它能催化不可逆转的ADP核糖酰基化,使肽链延长因子Ⅱ失活,从而抑制宿主细胞蛋白合成[2].Gossen等[3]提出了可调控型高表达系统(Tet系统),这为毒素基因治疗肿瘤开辟了新途径.Tet系统可分为 Tet-On和Tet-Off系统,前者的基因表达是在四环素加入后激活,而后者则是在四环素浓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激活.我们构建携带四环素系统调控的DT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探讨肺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学业倦怠是学习者由于学业相关压力及其他个体因素所引起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耗竭状态。手机依赖是引发学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回顾既往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对学业倦怠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用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和资源保护模型对其内在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7.
介入呼吸病学是一门呼吸病学中新兴的分支学科,目前,在其专科进修医生培训中存在较多问题。在介入呼吸病专科进修医生的培训中使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方法,使培训更加直观,知识掌握更加牢固,锻炼了进修医生的横向思维、处理紧急情况、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同时,资料库的完备也使进修医生能在短时间接触更多的典型病例,扩展了进修医生知识面,提高和加快了进修医生对于介入呼吸病学的了解,拓展了思维,培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院内不同时间段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并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临床分离的4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其中41株(89.1%)含OXA23组基因、17株(37.0%)含PER基因、6株(13.0%)含IMP基因,6株(13.0%)膜孔蛋白基因car O缺失。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本院临床分离的4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1株(97.6%)含OXA23组基因,35株(83.3%)含TEM基因,42株(100%)含OXA64组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car O。经测序IMP阳性基因为IMP-4型金属酶基因,OXA23组阳性基因为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OXA64组均为OXA-66型碳青霉烯酶基因,PER为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为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院内不同时间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car O检出率一直很高,IMP、PER、TEM和OXA64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不同时间段检出情况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69.
小儿腹腔小,目前常采用下腹横切口作为剖腹手术入路,术后切口瘢痕小。但常规的下腹横切口需横断下腹壁肌肉、血管及神经,故损伤比较大,术后恢复慢。近两年,作者等采用下腹横纹交叉切口,不切断下腹壁肌肉、血管和神经,不但损伤小,而且术野暴露良好,获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采用下腹横纹交叉切口进行小儿剖腹手术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最小6天,最大12岁,平均5.1岁。其中小肠切除吻合10例,病种包括美克尔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病因,评价可弯曲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方法对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386例,分析其病因构成,观察可弯曲支气管镜下腔内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冷冻、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等方法治疗前后的气道直径、FEV1及气促指数的变化,评价其疗效.采用SPSS 10.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386例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中支气管结核248例(64.25%),长期气管插管及气管造口术后58例(15.03%),创伤14例(3.63%),吸人性烧伤12例(3.11%),其他包括良性肿瘤(11例,2.85%)、复发性多软骨炎(8例,2.07%)、放疗后损伤(7例,1.81%)、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5例,1.30%)、矽肺(5例,1.30%)、结节病(4例,1.03%)、支气管吻合术后狭窄(4例,1.03%)、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4例,1.03%)、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3例,0.78%)及支气管异物性肉芽肿(3例,0.78%).386例中行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有347(89.89%),经治疗后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明显好转,气道直径由治疗前的(2.49±1.57)mm增加到(6.41±1.70)mm(t=47.427,P<0.01),气促指数由治疗前的2.40±0.79减少到0.64±0.50(t=44.226,P<0.01).其中住院的115例患者FEV1由治疗前的(2.11±0.60)L增加到(3.46±0.75)L(t=20.128,P<0.01).386例中26例仅用1种腔内介入治疗方法,且单次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其余360例患者均联合2种以上介入治疗方法.术后3个月的远期疗效为65.54%(253/386).结论 目前,支气管结核是导致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应用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方法治疗良性中央气道狭窄可获得明显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的维持常需反复多次、联合多种腔内介入治疗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