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谈输血时如何避免肝炎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肝炎有许多类型是由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也叫做传染性肝炎,一般不通过血液制品传播。通过血液制品传播的,主要是乙型,丙型,丁型等。 除了适当制备的免疫血清球蛋白制剂,热处理的白蛋白和血浆蛋白溶液很少成为病毒感染源以外,其  相似文献   
82.
为观察多批次国产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细胞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抗体反应和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1992~ 1999年应用 6批国产重组 (CHO细胞 )乙肝疫苗 ,按 0、1、6个月程序免疫 4 5 1名 6~ 12岁儿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后 1年内的抗体反应 ,并分别随访观察了 2~ 6年。同时应用 4批重组 (CHO细胞 )乙肝疫苗 ,免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12 2名 ,观察免疫后 1年内的母婴传播阻断保护效果。结果显示 :所有接种者未见严重副反应发生。完成全程免疫后 1个月 (T7)时 ,接种各疫苗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均 >93%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无或低应答率均值为 2 13% ,抗体滴度为2 11 74~ 347 2 7mIU/ml。 2~ 6年随访期间 ,不同疫苗组间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有相同的下降趋势。 12 2名高危新生儿中 2 9人在免疫后 1年HBsAg持续阳性 ,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 74 6 4 % (6 6 4 1%~ 85 19% )。表明国产重组 (CHO细胞 )乙肝疫苗安全性好 ,效果稳定 ,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显著优于血源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83.
胎盘滋养层细胞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宫内感染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HBV对胎盘、胎肝和滋养层细胞的感染情况,探讨HBV的宫内感染机制。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例孕妇胎盘组织、6例引产胎儿胎肝组织及体外培养的胎盘滋养层细胞。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胎儿脐血和6个月婴儿外周血HBV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和滋养层细胞中的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胎盘、胎肝组织及滋养层细胞中HBV标志物的表达;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胎盘和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与胎儿脐血HBV DNA水平相关,脐血HBV DNA阳性者其母血HBV DNA〉1.0×10^7拷贝/mL;6例胎盘组织和3例引产胎儿胎肝组织中可见HBs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其中1例胎肝组织中发现HBcAg阳性细胞;体外培养滋养层细胞与HBV DNA阳性血清共孵育后,可检测到HBsAg的表达,亦可检测到HBV DNA。体内和体外实验均检测到HBV感染后滋养层细胞凋亡呈增加趋势,且胎盘细胞的凋亡与脐血HBV DNA水平相关。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随感染时间的延长,滋养层细胞凋亡呈增加趋势。6个月后,12例新生儿有1例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6例抗-HBs阳性。结论:HBV宫内感染的机制可能是通过HBV感染胎盘屏障而使胎儿发生HBV宫内感染。HBV在胎儿组织器官内的定位和复制可能是新生儿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重要因素。滋养层细胞凋亡可能是胎盘屏障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注射液与参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中医骨伤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参芍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及美托洛尔等治疗。分别观察2组用药前后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酶(NOS)和 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NO、6-keto-PGFLa、NOS分别为(127.11±103.60)μmol/L、(50.03±60.87)pg/ml、(35.12±22.18)U/Ml,均较治疗前[(78.09±88.71)μmol/L、(32.04±25.82)pg/ml、(27.88±9.08)U/Ml]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95.62±6.31)μmol/L、(29.09±42.01)pg/ml、(30.11±7.51)U/Ml],与治疗前[分别为(96.98±82.45)μmol/L、(40.31±51.92)pg/ml、(28.12±5.11)U/Ml]比较,6-keto-PGFLa 升高(P<0.05)、NO、NOS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ET[(42.47±40.5)pg/ml比(58.81±33.18)pg/ml]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ET[(60.67±12.81)pg/ml比(56.81±32.76)pg/ml]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MPO、SOD、GSH分别为(17.11±3.60)mmol/L、(62.45±15.76)U/Ml、(35.98±28.19)g/L,均较治疗前(57.33±8.34)mmol/L、(48.36±17.38)U/Ml、26.68±19.93)g/L 改善;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48.62±6.31)mmol/L、(57.35±14.44)U/Ml、(28.56±24.06)g/L,治疗前分别为(56.98±8.45)mmol/L、(48.44±19.37)U/Ml、(29.44±21.66)g/L;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参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6.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干扰素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IFN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与重组人干扰素(CIFN)α-2a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中的6O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再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PEG-IFN α-2a组35例和CIFN α-2a组25例,以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HCV RNA载量、基因型、药物种类对IFN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复发患者用IFN再治疗后,55.00%取得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ETVR),35.00%取得SVR;其中PEG-IFN α-2a组74.29%取得ETVR,显著高于CIFN α-2a组(28.00%),P<0.01; PEG-IFN α-2a组45.71%取得SVR,高于CIFN α-2a组(20.00%), P>0.05;病毒载量高、低组间的ETVR、SV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PEG- IFN α-2a的ETVR(75.00%)和SVR(45.83%)均显著高于CIFN α-2a组(分别为22.22%和11.11%), P相似文献   
87.
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是以农村为重点的乙型肝炎 (乙肝 )高发区 ,表面抗原携带者达 1 2亿。 2 0 0 0万人为慢性肝炎患者 ,受感染者达我国总人口的 5 0 %~ 6 0 % ,因此 ,研制、开发和大量推广高质量乙肝疫苗是我国乙肝预防工作的重点。为了控制乙肝流行 ,国家从“六五”开始 ,就把病毒性肝炎列为重大国家科研规划之中。 1985年我国研制成功血源乙肝疫苗 ;1992年研制出基因工程CHO疫苗 ;1994年引进美国Merck公司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开始试生产。在我国乙肝基因疫苗开发、引进和大量生产、应用上均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如国产CHO疫苗和引进酵母疫…  相似文献   
88.
患者30岁,第二胎。因明道不规则出血4周,剧烈腹痛4小时入院,未次月经为1994年6月13日,即往月经正常。7月18日有不规则少量流血,7月25日中午突然感下腹部剧烈持续性疼痛,以左侧为甚,有恶心.并有肛门坠胀感及昏厥史。检查:KT36C、P10O次/分、R22次/分、BP12·0/8·OkPa,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贫血貌,心肺正常。下腹部肌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内有少量暗红色血液,宫颈!“糜烂,有抬举痛,它体中位呈弥漫性增大,浊音区明显,两侧附件增厚,并伴有包块…  相似文献   
89.
国产与进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不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将HBsAg,A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105名婴儿分为5组,分别采用美国Amgen(10μg/支),北京(5μg/支),美国Merck(5μg/支),日本熊本(10μg/支)及康泰...  相似文献   
90.
用国产转基因细胞(CHO)及重组酵母(YRV)生产的乙肝基因疫苗免疫HBV携带产妇的新生儿83例.以自愿为原则,婴儿分为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两组,定期采血检测HBV感染状况,追踪24个月.结果36例母乳喂养及47例非母乳喂养婴儿HBV感染率分别为8.33%(3/36)、6.38%(3/47)、P>0.05.其中母亲单独HBsAg阳性者,两种喂养方式的婴儿均未发现HBV感染.母亲HBsAg及HBeAg阳性者,母乳与非母乳喂养婴儿HBV感染率分别为17.65%、14.29%,P>0.05.婴儿乙肝基因疫苗初免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采血检测抗HBs,母乳喂养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明显高于非母乳喂养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