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胡智飞  冯崴  赵月  张国强  王岩 《现代护理》2007,13(11):1035-1036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定时夹闭切口引流对减少血液流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3月-2006年9月,筛选出94例拟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夹闭组和未夹闭组。对夹闭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每45~50分钟松开10~15min后再夹闭,直至术后12h。记录2组患者术后24h以及术后72h拔管后的引流量。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2组之间引流量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夹闭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72h切口引流量平均分别为193ml和260ml;而未夹闭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72h切口引流量平均分别为425ml和505ml。经成组t检验分析,夹闭组和未夹闭组在术后24h和术后72h切口引流量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相似。结论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接无负压引流,并定时夹闭引流管,能有效地减少切口引流量,减少了血液的过多流失。而且夹闭引流管对患者切口的愈合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结肠黏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结肠癌,n=68)与对照组(结肠息肉,n=86)。采集两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分析两组nm23-H1蛋白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Duke’s大肠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灶标本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有淋巴结转移亚组无淋巴结转移亚组对照组,有远处器官转移亚组无远处器官转移亚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与其组织nm23-H1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低,且与其转移潜力相关性良好,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3.
再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再发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0—05/2004—10阜新地区阜新市中心医院、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再发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为再发性心肌梗死组,男33例,女14例。选择同期在3家医院住院确诊为急性首发心肌梗死患者271例为对照组,男169例,女102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分别接受了下面内容调查和检测: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表(包括吸烟、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血糖、血脂等)。②症状自评量表,分值越高,代表精神状况越差。③生活事件量表中生活事件精神紧张值评分越高,遭遇负性生活事件越多,精神状况越差。④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再发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47和271例。①再发心肌梗死组的平均年龄、吸烟指数、未参加体育锻炼例数、平均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遭遇生活事件精神紧张值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9&;#177;15)岁,(36.3&;#177;13.4)年支,68.1%(32/47),166.4&;#177;44.8,18.6&;#177;5.2;(56&;#177;11)岁,(25.0&;#177;9.3)年支,50.9%(138/271),141.6&;#177;39.6,10.2&;#177;3、3,t=2.249—4.131,χ^2=4.092—4.550,P&;lt;0.05—0.01]。②再发性心肌梗死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平均静息心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47—3.383,P&;lt;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3.126.P&;lt;0.01)。结论:首发性心肌梗死后行为因素及遭遇均为再发的危险因子,具有多项高危因子累积者是再发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消瘿散结胶囊,对照组口服逍遥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16.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3、T4、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能够改善症状,缩小瘤体,降低血清T3、T4、TS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 10)对感染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小鼠的肺部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对单纯感染流感病毒或RSV以及注射重组小鼠IP 10后再感染流感病毒或RSV小鼠的肺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仅注射IP 10对照组。结果注射IP 10后,感染流感病毒或RSV组小鼠出现严重肺部炎症,而单纯感染病毒组小鼠虽然也呈间质性肺炎表现,但病变程度远较前2组轻,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t值分别为-12.56、-5.60,均P<0.01)。注射IP 10后,感染流感病毒组小鼠肺炎重于RSV感染组,两组间质性肺炎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t=7.73,P<0.01)。结论IP 10对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炎性病变,特别是对流感病毒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6.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皮肤、关节、肺、肾以及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器官,当病变累及神经系统且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症状时,则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s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NPSLE是SLE的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而非SLE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表现为头痛、癫痫、精神异常、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19种神经精神症状,而累及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6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导致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可仅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严重者可蔓延至下呼吸道,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目前,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有病...  相似文献   
68.
心脏憩室是一种非常罕见疾病,是由胚胎时期的腹侧心内膜发育终止形成,需与室壁瘤和心肌致密化不全鉴别.成年患者中,开口狭窄和同步收缩是憩室的特征;而室壁瘤多有心肌梗死病史,左室较多见,常表现出运动减弱或矛盾收缩,与心脏的其余室壁运动不同步;心肌致密化不全表现为心室内过度小梁化,明显的海绵状外观和隐窝征.憩室的主要并发症有血...  相似文献   
69.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是一种肠特异性核转录因子,主要表达于小肠和结直肠,在正常胃黏膜不表达。CDX2参与了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其表达状态与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深入研究CDX2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有望为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达成,近年来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中已开始应用。针对目前方剂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OBE理念引入该课程教学中,聚焦学习成果,定义课程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适切性实践项目;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学习成效,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为其他中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