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36例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患者临床表现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136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溶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该溶栓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6年5月间我院136例接受溶栓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Ⅰ组(85例)病程在2周内;Ⅱ组(39例)病程>1个月,症状加重2周内;Ⅲ组(12例)病程和症状加重>2周,但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判断血栓较新鲜。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剂量如尿激酶(75万U~150万U)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100mg)溶栓。综合判断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结果:76%PTE患者伴有下肢静脉疾患,96%有呼吸困难症状,21%有晕厥史。溶栓后,呼吸频率、心率较溶栓前显著改善(P<0.001)。溶栓总有效率Ⅰ组96%;Ⅱ组77%(与Ⅰ组比较,P=0.001);Ⅲ组100%。溶栓并发症:较大出血3例,其中2例为穿刺点渗血,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无颅内出血及死亡发生。结论:下肢静脉病是PTE主要诱因,对于不能解释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应高度怀疑PTE。PTE的治疗应个体化,溶栓越早越好。该溶栓方案疗效好,出血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2.
微小RNA-21(microRNA-21, miRNA-21)是一种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 可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 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 miRNA-2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而其在各亚型中的角色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本文综述近年来miRNA-2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从miRNA-21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miRNA-21在各种类型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当前研究的不足等方面加以综述, 以期明确miRNA-21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心肌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组,间歇性低氧舱内饲养8h/d,共5周)和正常对照组(NC组,空气饲养)。实验结束时测量体重、血压、心率,心导管测定平均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aspase8、Fas、Bax、Bcl-2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CIH组左心室占体重的比值高于NC组(3.04±0.24‰和2.53±0.16%o,P〈0.001),CIH组血压较NC组明显升高(136.3±6.8mmHg和122.3±4.1mmHg,P〈0.001),两组间心率无明显差异。心导管检查显示CIH组左室舒张末压较NC组升高(13.6±1.0mmHg和5.7±O.5mmHg,P〈0.001)。TUNEL结果显示CIH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NC组(17.5%和1.9%,P〈0.001),左室舒张末压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807,P〈0.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CIH组caspase3、Fas、caspase8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P〈0.001),Bax无明显差异(P=0.213)。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可引起大鼠平均动脉压增高,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可能与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尽管手术、放疗、化疗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过继免疫治疗的兴起,无疑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瘤细胞。LAK细胞与白介素2(IL-2)联合应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已经取得了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定量检测在心力衰竭(HF)诊断及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我院2009年最新引进的ReLIATMSSJ-2多功能免疫检测仪和与之相配套的NT-proBNP检测试剂(深圳瑞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86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比较有无心衰及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而诊断分组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予以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结果诊断为有症状心衰组与无症状心衰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诊断为无症状心衰组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随NYHA心功能分级递增而增高,两者呈正相关;治疗前与治疗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T-proBNP可快速、早期诊断和鉴别心衰,也是心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对心衰分级、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某选煤厂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给予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检查表,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该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等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该项目在生产期间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煤尘、其他粉尘)、噪声、全身振动等,其中产品贮运系统带式输送机司机工作岗位粉尘超限倍数为2.1 1,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脱介筛巡检工、离心机司机、分选水泵工、加压过滤机司机、压滤机司机及尾煤压滤机司机的8 h等效声级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有效,应加强对劳动者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如按照该评价的建议进行改造,该项目可通过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初步验证胃炎相关靶点。方法 综合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台湾中医药、DrugBank数据库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分析工具检索胃复春片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CAG的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将作用靶点导入STRING在线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CAG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经筛选获得胃复春片活性成分60个,作用靶点550个,经筛选获得胃复春片-CAG关键靶点30个。胃复春片作用靶点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TNF)、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胃癌相关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反应等发挥抗CAG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结果也证实,胃复春片可通过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B)、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的mRNA表达量(P<0.01),上调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4(IL4)的mRNA表达量治疗CAG。结论 胃复春片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CAG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成分有槲皮素、β-豆甾醇、辛弗林、新橙皮苷、新北美圣草苷等,其主要靶点有TNF、IL6、IL1B、STAT3、AKT1、IL4等。  相似文献   
68.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右心功能密切相关。病变早期,右心室可通过增加收缩力的方式维持肺循环正常血供,随病情进展,右心室后负荷持续升高,右心室逐渐失代偿,甚至发生右心衰竭。右心室-肺动脉耦合是指右心室收缩力与后负荷之间的匹配关系,耦合受损可作为右心室功能障碍的早期标志。本文就右心室-肺动脉耦合的评估方法及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国人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方法:入选2010-08至2010-12期间入住本中心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0例(心衰组),并选择27例心肺功能正常的匹配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PET,同时收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和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运动过程中,心衰组较对照组峰值心率、峰值收缩压、无氧域、峰值氧摄取量、峰值氧摄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峰值VO2/Pred.)、峰值氧脉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或<0.05),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斜率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仍与VE/VCO2斜率相关性最高(r=0.685,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r=0.679,P<0.001);峰值心率与峰值VO2/Pred.相关性最高(r=0.791,P<0.001);峰值收缩压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r=0.677,P<0.001);而且,用力肺活量、一秒量均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分别为r=0.559,P<0.001和r=0.589,P<0.001).结论:CPET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这一生理和心理应激原的心血管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5年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并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83例,比较合并(OSA组)和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No-OSA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前、造影中和造影后血压和心率的改变。结果共74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入选,其中OSA组56例和No-OSA组18例。OSA组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收缩压升高幅度明显高于No-OSA组(CAG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百分数,分别为17.6±2.5%和6.7±4.6%,P=0.047),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舒张压恢复延迟(P=0.018)。两组患者心率对冠状动脉造影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别。应激时收缩压的升高幅度与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持续的时间呈负相关(r=-0.222,P=0.031),与嗜睡评分呈正相关(r=0.257,P=0.028)。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这一应激原的心血管反应,收缩压过度增加,舒张压恢复延迟,与夜间低氧及睡眠片段化相关,可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心血管疾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