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例1 女,46岁,病程2年,缓慢进行性言语减少、生活懒散、反应迟钝,偶有走楼梯摔倒.2h前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呈强直阵挛抖动,静注安定2次共20mg抽搐无明显缓解于2011年4月27日入本院.1年前行头MRI检查:脑沟脑裂增宽加深,脑室扩大,未明确诊断,病情进行性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00/60mmHg( 1mmHg=0.133kPa),浅昏迷,双侧瞳孔4.0mm,对光反应消失,四肢扬鞭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项强阴性,克氏征阴性.辅助检查:入院后头CT脑沟脑裂增宽加深,脑室大.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 女,44岁。因突然头晕、呕吐、精神异常2h入当地卫生院,入院前有有机磷接触史,诊断为有机磷中毒,给予大量阿托品对症治疗后无好转,于发病18h后转入我院。查体:T36.0℃,P62次/min,R22次/min,BP150/90mmHg,意识朦胧,胡言乱语,脑膜刺激征可疑,双侧巴氏征阳性,余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心、肺、腹正常。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总剂量参照0.9mg/kg体重给药,突破常规用量(总剂量的10%作为初始剂量静脉注射),将rt-PA 10mg在头2min内静脉注入,剩余剂量在60min内匀速静脉输入,溶栓后12h给予阿司匹林150~300mg/d口服,低分子肝素钠4000IU,2次/d皮下注射,连用7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改为50~75mg/d口服。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记录在下列时间点:用药前、用药后24h、7d、21d。溶栓前及溶栓后12h分别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结果 共进行溶栓治疗36例患者,溶栓后的病人NIHSS分值很快下降,尤其在24h评分较明显,降低4分以上的占86.1%,降低6分以上的达75.0%,无效1例(2.78%)。发生无症状颅内出血2例(5.56%)。牙龈出血3例(7.34%),皮肤粘膜出血4例(11.12%),死亡1例(2.78%),此例死于复发血栓。复发血栓有2例,1例发生在治疗后3周,1例发生在治疗后2个月。溶栓治疗后12h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纤维蛋白原均恢复正常范围,有5例高于正常范围。结论 如果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证,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整个凝血系统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4.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代谢的障碍,使大脑皮质处于高度抑制而突然引起全身肌肉肌张力减低,不能站立,以及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是临床常见急症。可分为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而吞咽性晕厥相对较少见,笔者于2006年10月在我院门诊(患者坚决不住院)曾见过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