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1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类肝细胞的功能和超微结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MSCs)来源的类肝细胞进行功能和超微结构评估。方法 从人胎儿骨髓中分离MMSCs ,在 1%基质胶 (Matrigel)作基质 ,2 .5 μmol/ml氮胞苷 (AZA)预处理10~ 12h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10ng/ml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4 (FGF4 ) 10ng/ml 肝细胞生长培养基 (HGM )中培养和诱导。以未诱导的MMSCs作对照 ,对诱导 4d、7d、14d、2 1d、2 8dMMSC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人白蛋白 (ALB)水平 ,脲酶法检测合成尿素的能力 ,过碘酸希夫试验进行糖原染色 ,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在分化过程的不同时相点检测ALB和尿素生成 ,未诱导分化的MMSCs没有分泌ALB和产生尿素 ,而给予FGF4和HGF处理后 ,MMSCs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ALB和尿素。用过碘酸希夫 (PAS)染色法分析发现MMSCs诱导 14d时首先见到部分细胞出现红紫色染色的糖原积聚物 ,2 8d后阳性染色细胞数量增多 ,提示诱导后MMSCs已具备肝细胞的糖原合成能力。电镜显示未诱导MMSCs具有幼稚细胞的结构特点。诱导 2 8d的MM SCs已分化 ,并具有上皮样细胞的极性结构特点。结论 诱导后MMSCs已具备肝细胞特有的结构和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92.
目的:成体干细胞体在内外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而用于脑损伤修复,探讨成体干细胞用于脑损伤康复的可行性可为脑功能恢复的临床实践提供前瞻性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8-01/2004-04和PubMed 1998-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temcell,cerebralmlury.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7-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干细胞、脑损伤、康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成体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及其用于脑损伤治疗的实验和l临床研究文献,查找文献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3篇关于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分化及其用于脑损伤的研究文献。资料综合:33篇文献证明了成体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及其可能的机制,并证明了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有效性。结论:已有研究充分证明成体干细胞在体内外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并可用于脑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3.
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胎儿肝脏非实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nonparenchymalmesenchymalstemcells,NPMSC)的分离、培养方法,观察NPMSC形态学、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表型特征,以获得大量人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人胎儿NPMSC,用显微摄像、MTT和图像分析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鉴定其表型。结果每个胎儿肝脏可获得10000±2000个贴壁细胞,可见5~10个高速增生的细胞集落。原代和传代培养均生长缓慢,按1∶3传代,传1代需8~10d,细胞经传代后逐渐纯化,传10代后可达109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NPMSC不表达CD34,而表达CD166。对传代NPMSC进行人甲胎蛋白和白蛋白免疫组化分析,细胞表达微量甲胎蛋白,不表达白蛋白。结论肝非实质细胞中含有MSC,且量较大,可成为种子细胞。NPMSC在普通培养条件下不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梗阻性黄疸(OJ)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OJ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及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提高OJ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 相似文献
95.
消化内科疾病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病症。虽然如今的医疗水平较以前有大幅提高,但是不合理用药问题还时有发生。这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甚至还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医务人员应重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AngioJet流变血栓清除术(AngioJet rheolytic thrombectomy,ART)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47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6例行导管溶栓联合抽栓治疗者为溶栓组,21例行ART治疗者为ART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发病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外周血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方法】 HIE新生儿50例血SS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和IL-6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APAAP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HIE患儿血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细胞免疫功能显示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CD3+、CD4+百分率、CD4+/CD8+比值、IL-2及IL-6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HIE患儿血SS的变化与CD3+、CD4+百分率、CD4+/CD8+比值、IL-2及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sIL-2R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HIE患儿血SS水平升高与HIE存在密切相关,且其变化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双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在乙肝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乙肝患者220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Pre-S1和HBcAg(即乙肝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ucleic acid Related Antigen,HBV-NRA),并检测HBsAg、HBeAg、HbcAb、HBcAb,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79例,HBV-NRA阳性77例;HBsAg,HBeAb、HBcAbFO性70例,HBV-NRA阳性67例;HBsAg、HBcAb阳性61例,HBV--NRA阳性61例;HBsAg和(或)HBeAg阳性10例,HBV--NRA阳性9例。HBV—NRA检出率为97.3%(214/220)。结论联合检测Pre-S1和HBcAg可作为判断患者乙肝病情指标之一,在乙肝患者临床诊疗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在乙肝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乙肝患者220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Pre-S1和HBcAg(即乙肝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ucleic acid Related Antigen,HBV-NRA),并检测HBsAg、HBeAg、HbcAb、HBcAb,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79例,HBV-NRA阳性77例;HBsAg、HBeAb、HBcAb阳性70例,HBV-NRA阳性67例;HBsAg、HBcAb阳性61例,HBV-NRA阳性61例;HBsAg和(或)HBeAg阳性10例,HBV-NRA阳性9例。HBV-NRA检出率为97.3%(214/220)。结论联合检测Pre-S1和HBcAg可作为判断患者乙肝病情指标之一,在乙肝患者临床诊疗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分析麻风患者T细胞亚群相关免疫分子表达。方法取50例麻风病患者为治疗组,30名健康人为健康组进行对比。分别对健康组和治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 50例治疗组在治疗前其T细胞亚群相关免疫分子异常,经过治疗2周后效果改善,4周后免疫指标正常。早期病情波动,免疫功能低,晚期波动不明显,免疫功能增高。结论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变化,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