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老年人来说,饮食、起居、精神三项都较正常是健康的标志,一些反常的变化往往是疾病的预兆,应仔细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2.
晨起锻炼时见到一位86岁的老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神采奕奕,面色红润,须发黑亮,没有一点老态龙钟的样子。问其长寿有何“秘诀”?老人笑呵呵地道出了六个字:慎体劳,防心劳。并解释说,慎体劳,即不作力所不胜或持久不息的劳动或动作:防心劳,即保持内心宁静、泰然,不为身外之物扰动心神。从医学的观点来看,这位老者的“六字”真言颇有道理。  相似文献   
93.
贫血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病症。据有关资料报告,在无明显疾病的老年人中,贫血的检出率为5%。20%;住院老年病人中有贫血的为20%-40%。国内有人作过统计,60—79岁患者中贫血发生率为35.5%,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营养、医疗条件较好者,也有近30%的人患有贫血症,而条件较差者的贫血发生率则高达49.3%。  相似文献   
94.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中老年人,当看到或听到一些同龄人疾病缠身,沉疴不起,以至与世长辞,因而忧心忡忡,生怕有朝一日病魔或死神向自己逼来。也有的根据自身的某些轻微症状而怀疑得了严重疾病,虽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却仍不能消除疑虑,整日悲哀、恐惧。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恐病症"。  相似文献   
95.
老年人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胃溃疡急性穿孔等。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胃肠穿孔后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症状很  相似文献   
96.
皮肤发生擦伤、划伤、割伤后,伤口如果不发生感染,一般2~3天后,局部就会出现一层褐红色的薄痂,逐渐增厚变硬,10天左右硬痂即可自行脱落。人体创伤的自然修复,能使受损皮肤完好如初。但是,有些本来可以不留痕迹的小损伤,由于过早地揭去了伤痂而形成了疤痕或色素沉着斑。其原因在哪里呢?据分析,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患者由于局部发痒而将伤痂揭掉。殊不知,这样做是极端有害的。因为皮肤受到损伤以后,引起局部小血管扩张充血,随之浆液和白细胞渗出,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转变为固体状态的纤维蛋白,与皮肤受伤处…  相似文献   
97.
腹部按揉可保健养生,在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药王孙思邈曾指出:“腹宜常摩,可却百病”。文医相通的北宋文豪寿星苏东坡一生中善于养生,信崇自摩丹田(即肚脐)养生术,并吟出“一夜丹田手自摩”的绝句。清代医家称:“闭息按摩,虽非大道,然能勤行积久,乃可却病延年。”祖国医学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揉腹可通调上下,分理阴阳,去腐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  相似文献   
98.
99.
相传唐时,新罗国王族子弟金乔觉来我国九华山修行。金乔觉不食人间烟火,专以野果野菜维持生命。他食遍了九华山上的各种野果野菜。有一天,他挖得一棵绿油油鲜嫩的肥叶之草的根茎,洗后食之,觉得甘甜可口,解渴解饥。以后他就以这种草根为食,不仅感觉舒适,而且渐渐身体强壮,精神振  相似文献   
100.
一些慢性胃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胃酸分泌增多,而苏打饼干是一种碱性食品,它可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但专家提醒。苏打饼干不可多吃。中老年人吃过多苏打饼干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肥胖加重,甚至引发高血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