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通过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普治,并进行综合干预,降低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方法:对当湖镇16个行政村的育龄妇女连续3年的生殖健康普查,通过资料收集、汇总、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患病率较高。3年来,妇女病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乳腺疾病降中有升。结论:妇女生殖健康普查普治工作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加强生殖健康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切实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测量70例初产妇产后6~8周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及尿道旋转角度,并观察尿道内口漏斗有无形成。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下尿道结构和功能的早期影响。结果:70例入选初产妇中顺产组43例,剖宫产组27例,两组受检者的年龄、分娩时的孕周、生产前的体重指数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顺产组有15例(34.9%)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有25例(58.1%)发生尿失禁,而剖宫产组有3例(11.1%)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有7例(25.9%)发生尿失禁,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顺产组与剖宫产组相比,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和尿道旋转角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及分娩是其中两个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增加产后SUI的发生率,而盆底超声有助于诊断产后早期的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紫草素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并分成实验组(紫草素组)、对照组(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甲氧沙林(8-MOP)组],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紫草素浓度在0.25~1μmol/L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2μmol/L和4μmol/L的紫草素对于A375黑素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紫草素对于人A375黑素瘤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激活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0.25、0.5及1μmol/L紫草素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有激活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阳性对照组紫草素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浓度为0.25、0.5及1μmol/L紫草素溶液和阳性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对于人A375黑素瘤细胞中黑素合成有激活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紫草素对于培养的人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疗效。方法选择169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A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口服卡维地洛片实验组84例与对照组口服胺碘酮联合降压药85例,观察两组疗程24个月。结果实验组24个月后高血压、AF的控制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卡维地洛减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可降低血压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效果不低于传统的胺碘酮联合降压药。  相似文献   
115.
为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的建设,激发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力,培育高质量党建品牌,在SWOT分析法的基础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文化共育、管理共促等,积极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开展路径研究充分挖掘党建共建融合发展的潜在价值和深远意义,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新格局,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要求,为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6.
背景 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病原微生物的早期检测对于改善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近年来出现的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样本量小、检测快、不易受污染、可检测出培养法不能检测的边缘微生物的优点。 目的 探讨mNGS技术检测所揭示的感染谱,以明确血液病患者的感染病因并指导治疗。 方法 标本来源于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期间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症状的53例血液病患者,对53例患者的58个样本(全血、脑脊液、胸腔积液、组织、腹腔引流液、关节液、痰液、右下肢穿刺液)进行mNGS技术检测。在进行mNGS技术检测的同时,52例患者(55个样本)采用培养法检测致病微生物、46例患者(50个样本)采用G/GM试验检测致病微生物、44例患者(48个样本)采用PCR检测致病微生物。 结果 mNGS所揭示的血液病患者的感染谱显示,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为痤疮丙酸杆菌(42例次)、表皮葡萄球菌(33例次)、人葡萄球菌(32例次),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为约翰逊不动杆菌(26例次)、越南伯克霍尔德菌(20例次)、乌汶克霍尔德菌(19例次),真菌中最常见的为限制性马拉色菌(28例次);病毒中最常见的为巨细胞病毒、EB病毒、细环病毒(分别为26、14、19例次)。1例重型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均检出刚地弓形虫。与培养法、G/GM试验、PCR相比,mNGS技术具有较高的阳性率(P<0.05)。本研究中根据mNGS技术检测结果调整用药的患者有6例,其中4例经治疗好转,2例治疗效果欠佳。 结论 本研究利用mNGS技术揭示了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谱,证实mNGS技术可有效帮助确定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因和指导治疗,但其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可降低错误诊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7.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生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的重要阶段。然而,1年的临床实习时间分配到血液内科的时间只有3周,如何在几周的临床实习教学中让实习医生较为全面的掌握血液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一些常用的诊疗操作,为其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技能,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临床带教水平由于当代科学一体化趋势正在不断增强,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广,作为一名合格的血液内科临床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除应具备本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还必须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理论。目前医学进展很快,各种新的诊疗手段和指南不断推出,带教医师应及时跟踪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带教中。为了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强化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我科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业务学习和教学研讨会,追踪学科进展,讨论带教经验,交流带教成果。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当前由于法律制度的完善,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媒体导向及经济利益驱动等等原因,导致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因此从实习生进入我科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狠抓医德医风教育,要求他们衣冠整洁、语言...  相似文献   
118.
罗军  李丽文  赵卫华 《河北医学》2010,16(9):1081-108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在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7例非典型增生内膜、6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Akt蛋白的表达。结果:Akt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良性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高表达,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0.86,P〈0.05)。结论:Ak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腺癌中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病理分级关系密切,提示Akt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9.
临床药学是一门与多学科有关的综合科学。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强与医师与护士的协作关系。同时临床药学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也极为重要。当代临床药学的迅速掘起,对于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避免药源性疾病和事故,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赵卫华  黄楹 《医学综述》2008,14(12):1861-1863
微透析技术为微侵袭、连续动态监测活体脑细胞外液神经生化物质变化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透析技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进行连续监测,通过对细胞外液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等脑能量代谢指标以及兴奋性氨基酸、甘油等生化物质代谢变化的监测来研究脑血管痉挛、脑缺血以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随着更多有潜在价值的标记物的发现,aSAH的微透析监测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