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国产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未闭动脉导管15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国产蘑菇伞形动脉导管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15例患者,男4例,女11例,平均年龄23±18(5~65)岁.PDA平均最小直径为4.9(2.5~12.0)min,应用F7~F9长鞘管输送封堵器.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10min动脉造影显示PDA完全堵塞.无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形动脉导管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杨田  赵仙先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19-1019
射频电流消融术 (RFCA)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心动过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公认 RFCA较直流电消融术安全 ,并发症少 ,但它毕竟还是一项有创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也会碰到一些并发症 ,如术中出血、术后出现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术后肺栓塞等。现将我院 1例 RFCA并发心包填塞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女 ,6 3岁。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心悸 14月余”入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行射频电流消融术。经右颈内静脉插入 10枚冠状窦电极 ,经双侧股静脉插入 3根电生理标测导管 ,分别置于高位右房、希氏束及右室心尖处。按常规行电生理检查 ,…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拟行急诊PCI术STEMI患者随机选入替罗非班IV组(仅静脉内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2例)和替罗非班IV&IC组(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1例),观察患者PCI术前术后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组织灌注,住院期间心脏超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术后30 d的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和术前冠脉造影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TIMI 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27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sumSTR)百分比≥70%,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左室收缩功能、MACE、大量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0 d 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是安全的,近期疗效与单纯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相当。  相似文献   
45.
40岁以上患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0岁以上患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8年10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115例40岁以上患者入选本研究。单一ASD 10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多孔型8例。使用美国AGA Amplatzer及国产ASD封堵器。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 d行12导联心电图(ECG)、胸片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后6个月和3年进行随访。结果:115例患者成功介入114例,1例封堵失败转胸外科行ASD修补术,介入成功率99.13%,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3.5%(4/115)。心功能有明显改善,ECG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消失或改善(完全RBBB变为不完全RBBB),胸片心胸比值明显缩小,TTE改变主要是右室(RV)容积缩小及射血分数(EF)提高,残余漏3例,均为微量穿隔血流。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ASD介入治疗对于40岁以上患者来说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6.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3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23年,活动后胸闷、气短2个月"于2008年10月6日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脊柱侧弯畸形,肋间隙增宽,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强弱不等,第二心音亢进,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7.
许多血管性疾病的产生与一氧化氮(NO)生成不足有关,如:高血压、动脉硬化、PTCA术后再狭窄及与感染性休克相关的血管反应性降低等。NO是由细胞内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作用而生成的。NO的合成可以被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G-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氨基胍(aminoguanidine)等抑制。 研究[1,2]发现,L-NAME可以升高大鼠的血压,但不伴心室肥大。因而推测L-NAME可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Mabrouk等[3]在体外试验中证明,L-NAME可以抑制肠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  相似文献   
48.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表现出较一般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更有效的抗心力衰竭作用.此外,卡维地洛在治疗心肌梗死、高血压等方面均显示了独特的作用和疗效.本文综述了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58例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超声扫查,确定VSD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并测量VSD边缘距主动脉瓣瓣环的最小距离,测量VSD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术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形状及封堵效果,并随访3~12个月。结果 58例VSD患者选择使用非对称型封堵器,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嵴下型18例(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最小距离为0.5mm)、膜部13例、肌部3例、嵴内型3例、隔瓣后型21例(缺损边缘距三尖瓣最小距离为1.5mm)。术后超声显示非对称型封堵器图像清晰,封堵器在心脏内呈现超声图像与体外形态相一致。其中3例囊袋形VSD在放置对称型封堵器后因残余分流多而改用非对称型封堵器,效果良好。术后即刻观察9例存在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24h后完全消失。57例三尖瓣、主动脉瓣均未出现因封堵引起的明显反流,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瞬时反流量约0.5ml,随访3个月,反流无明显增多。结论 根据VSD部位及形态选择非对称型封堵器能进一步扩大封堵术应用范围及提高其安全性;彩色超声心动图在筛选病例、观察疗效及远期随访中起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