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87篇 |
内科学 | 126篇 |
特种医学 | 15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41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1995年6月至2000年11月,14例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男5例,女9例,年龄4-48岁,平均13岁。外科手术至介入治疗的时间为1个月至22年。经股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经股动脉途径置入可控弹簧圈。分别于术后24h ,1,3,6个月及1年以上行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再通PDA为漏斗型12型,管型2例。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为1-8mm,平均4mm。封堵后10min,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无残余分流11例,微量残余分流3例。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术后24h 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d出院,10例随访1-18个月,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及PDA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替代外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2.
123.
目的 探讨心血管造影对以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为肺循环主要供血来源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本组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岁和8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绀,心前区杂音,心电图均为右室肥厚,但临床及心电图均无心肌缺血证据。心导管检查肺动脉血氧比右室显著增高,1例有轻度肺动脉高压。心血管造影示受累冠状动脉增粗,发出分支向肺动脉供血,并且该分支为肺动脉惟一血供来源。1例累及左冠状动脉,另1例为右冠状动脉。2例均经心血管造影诊断并为外科手术证实,分别行择期根治术及分流术成功。结论 以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为肺循环主要供血来源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一罕见畸形,术前确诊的“金标准”仍是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4.
使用无创性方法对冠心病进行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诱人的前景,电子束CT通过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冠状动脉钙化的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概括,并着重从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5.
目的:MSCT、MRI和SPECT对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全部雄性,体重(22.8±0.9)kg。实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1周内于前降支中远段注射105直径约100um微球,术后27天行SPECT,28天行造影、MSCT和MRI检查各1次,最后处死动物送病理检查。结果:4只实验猪死亡,其余4只完成所有检查。病理染色未均见梗死。术前与术后28天MSCT扫描测量每搏输出量、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8天的MSCT扫描测量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的平均CT值在动脉期、延迟1、3、5和10min自身对照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8天的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在MSCT动脉期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出现强化;MRI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见强化;SPECT扫描示上述区域均未见明显灌注减低区域。结论:MSCT、MRI和SPECT对于没有明显病理染色的梗死区域及心功能变化的微循环障碍显示是受限的。 相似文献
126.
【摘要】目的:以病理为金标准,联合应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及T1-mapping评估高血压早期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特征改变。方法:对18头健康中国雄性小型猪进行前瞻性研究,实验组(12头)通过结扎左肾动脉建立高血压模型,对照组(6头)同样开腹但不结扎动脉。两组在基线、造模后6月进行3.0T心脏磁共振检查,通过电影序列计算心肌应变指标和心功能参数,通过T1-mapping计算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并且进行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对比剂增强检查(LGE)。第2次MRI检查后处死动物,进行TTC大体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Masson、天狼星红染色。结果:建模后6个月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由102/71mmHg逐渐升高至145/86mmHg。造模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34), LGE在基线、造模后6个月均为阴性。高血压组心肌的径向应力(RS)、纵向应力(LS)、周向舒张早期应变率(CSRE)及纵向舒张早期应变率(LSRE)显著降低(P<0.05)。造模6个月后 HE、Masson、天狼星红染色切片显示左心室心肌出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胶原纤维体积分数(CVF)与R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P=0.03)。ECV从21.7%增加到29.2%(P=0.03),且与RS(r=-0.74,P=0.01)、LSRE(r=-0.92,P<0.001)及CSRE(r=-0.65,P=0.02)均呈负相关。结论:CMR-FT比射血分数更敏感地评估高血压早期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且这一改变与心脏细胞外间质纤维化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27.
患者男,54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休息时出现晕厥、意识丧失,持续约1 min,自行苏醒;3个月前及13 d前无诱因突发心悸,伴胸闷、气短,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瘤,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8.
重视影像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世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11)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重视诊断,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2008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年会上,特别强调了心血管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