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3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由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首先采用拆分技术所获得的上市产品[1] ,目前并无该产品与氨氯地平的对比研究 ,尤其是药物漏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 ,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药物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从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1年 11月收集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5 2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前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物并服用安慰剂 2周。病人被随机分为苯磺…  相似文献   
92.
性别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女性的生理特点 ,如月经周期、孕期和绝经期 ,均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治疗上应区别对待。而且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电生理学特点 ,即使是传统的危险因子 ,像室性早搏和射血分数低下 ,不同性别亦有不同的分布。1 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的HolterECG研究HolterECG调查[1 ] 显示 ,2 0岁左右的健康成人 ,心律失常的分布没有性别差异 ,当年龄超过 65岁时 ,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心血管健康研究[5] 共调查了 72 9例女性和 643例男性 ,结果发现室上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交感神经系统(SNS)的变化,探讨厄贝沙坦(Irbesartan)对MI后CHF大鼠SNS的影响及相应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在250g左右。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制备心肌梗死(MI)后心力衰竭模型。实验大鼠分3组:假手术组(n=8);心衰对照组(n=8);厄贝沙坦治疗组(n=8)。术后24h内开始给药,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50mg/(kg·d)灌胃,疗程6周。术后6周记录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测定血浆B型利钠肽(BN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测定心肌组织BNP、β1受体密度。结果心衰组大鼠的FS、EF值均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假手术组分别为[(13.34±3.61)%、(40.2±6.72)%和(47.6±9.87)%;(26.9±7.73)%、(49.7±8.79)%和(76.7±11.5)%,P<0.01]。心衰组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血浆BNP分别为(47.76±9.50)pg/mL、(13.5±21.9)pg/mL;心肌BNP分别为(40...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他汀类降脂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短期效果。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辛伐他汀组30例(辛伐他汀20 mg/d)。服药前和服药3~5 d后分别重复测定右侧肱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数(FMD)。结果FMD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FMD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525),而辛伐他汀组的FMD在治疗后由(2.65±2.95)%上升至(4.19±2.59)%(P=0.027)。FMD的改善与总胆固醇(TC)(R2=0.081,P=0.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2=0.056,P=0.4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2=0.073,P=0.40)的变化没有相关性。硝酸甘油诱导的血管扩张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在口服辛伐他汀后短期即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此药理作用与血脂下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0~2006年“疑诊冠心病”入住本院心脏中心的绝经前女性患者16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冠脉正常组。回顾分析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其冠脉病变特点。结果患者166例,其中冠心病组80例,平均年龄43.8±5.6岁;冠脉正常组86例,平均年龄44.6±4.5岁。两组之间危险因素比较:合并高血压分别为63.7%vs15.1%,合并糖尿病分别为47.5%vs8.1%,合并高脂血症分别为52.5%vs16.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女性冠心病高危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肥胖、是否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比较:冠心病组心绞痛症状典型多见(64/80例,80%vs10/86例,11.6%);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冠心病组66/80例,正常组28/86例,ST-T改变多见于冠心病组(50/66例,75.8%vs6/28例,21.4%),单独T波改变多见于冠脉正常组(16/66例,24.2%vs22/28例,78.6%)。共有100例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诊断敏感性66.7%,特异性32.2%。76例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敏感性40.9%,特异性59%。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占82.5%,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绝经前女性典型心绞痛伴ST-T改变应高度怀疑冠心病。无创检查诊断绝经前女性冠心病价值均有限,可作为筛选高危人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
浅析医学生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见习是从医学生向医生、从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工作的过渡,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21世纪是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临床医学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以及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同样在发生着转变,医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为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挑战,培养出合格的、能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我们对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浅显的意见。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 (spontaneousrecanalization ,SR)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有 6 1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了急诊冠脉造影 ,其中符合SR定义者共 118例。 118例患者中有 6 9例施行了直接PTCA。为使研究有可比性 ,将 6 9例SR (SR组 )与 4 4 2例无SR而直接PTCA患者 (无SR组 )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SR组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显著低于无SR组(2 9%vs 16 9% ,P =0 0 0 2 ) ,SR组的梗死前心绞痛显著多于无SR组 (6 9 5 %vs 2 9 8% ,P <0 0 0 1)。SR组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无SR组有降低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R组的CK、CK MB峰值均显著低于无SR组。SR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比例显著低于无SR组 (2 9%vs 15 8% ,P =0 0 0 4 )。SR组 6个月时的EF值亦显著高于无SR组〔 (6 4 3± 7 8) %vs (5 5 6± 6 4 ) % ,P =0 0 3〕。结论 存在SR的AMI患者心肌梗死范围小 ,急性期和直接PTCA后 6个月的心功能均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98.
背景:有实验证实口服缬沙坦能降低血管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局部应用缬沙坦能否产生相同的效应且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需验证.目的:采用缬沙坦涂层支架置入实验兔腹主动脉,观察支架对血管狭窄情况、新生内膜中胶原沉积及AT2受体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北京市友谊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10/2006-03在北京市友谊医院实验室完成,选用15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75~3.2kg,由北京友谊医院动物实验室提供.动物实验室喂养适应1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缬沙坦粉剂由诺华公司馈赠,MASSON染色试剂为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提供,1%天狼星红苦味酸溶液为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提供,鼠抗兔AT2单克隆抗体为美国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产品,Envision试剂购自Dako公司,引物由北京赛百盛公司合成.方法:①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分为裸支架组、载体涂层支架组及药物涂层支架组,每组5只,分别在实验兔腹主动脉的肾动脉开口下方植入裸支架、载体涂层支架及药物涂层支架.②支架置入前后即刻及置入后3个月分别行腹主动脉造影测量腹主动脉直径.③3个月后麻醉处死实验兔.取支架血管段切片并作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对管腔面积、内外弹力膜围绕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及最大内膜厚度进行测定.④将支架血管段进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进一步观察胶原的类型.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T2受体蛋白质表达,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AT2受体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时间腹主动脉直径测定结果.②支架血管段管腔面积、内外弹力膜围绕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及最大内膜厚度.③支架血管段胶原类型及沉积情况.④AT2受体蛋白质及mRNA表达.结果:纳入实验兔15只,裸支架组1只在支架置入过程中死亡,载体涂层支架组1只在饲养过程中死亡,其余1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实验兔支架置入前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缬沙坦组实验兔管腔面积大于裸支架组及载体支架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内膜厚度及新生内膜面积均小于裸支架组及载体支架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MASSON染色显示裸支架组及载体涂层支架组新生内膜中胶原大量沉积,缬沙坦洗脱支架新生内膜中胶原沉积较少;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经偏光显微镜下可见生内膜中主要是Ⅲ型胶原沉积,在支架脚附近间或有Ⅰ型胶原的沉积,缬沙坦涂层支架组Ⅲ型胶原沉积明显减少.④裸支架组与载体涂层支架组AT2受体蛋白仅在外膜表达,缬沙坦药物涂层支架AT2受体蛋白自外膜至内膜均有表达,药物涂层支架组AT2受体/β-Actin表达高于载体支架组及裸支架组(P<0.01).结论:缬沙坦涂层支架能通过减少胶原尤其是Ⅲ型胶原的沉积抑制支架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缬沙坦涂层支架上调AT2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 5~ 10mg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18~70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收缩压 <180mmHg ,舒张压 90~ 10 9mmHg)患者 40例。每例患者经 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开始口服氨氯地平 ,每天一次 ,每次 5mg ;服药 4周后降压效果满意 (舒张压 <90mmHg) ,则继续原剂量服药至8周末 ;若服药 4周后舒张压≥ 90mmHg ,则剂量加倍至 8周末。所有病人在安慰剂清洗期末及 8周末用超声测定肱动脉内径的方法测定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Flow -MediatedDilatation ,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即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6mg的反应 (Nitroglycerin -mediatedDilatation ,ND) ,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40例患者服药后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服药前均轻度下降 (14 3 44± 16 44mmHgvs 14 0 0 7± 17 3 2mmHg ,95 48± 8 5 2mmHgvs 92 0 7±9 3 3mmHg) ,但未达统计学差异 (P =0 40 5 ,P =0 0 62 )。服药后FMD、ND较服药前有所改善 (7 3 7%± 4 0 1%vs 6 61% ,14 49± 8 3 7vs 13 3 1± 5 16) ,差异均未达显著性 (P =0 3 2 7,P =0 490 )。结论 氨氯地平降压作用平缓、安全 ,耐受性好。用药后血管内皮功能 (FMD和ND)有改善趋势 ,以FMD较明显 ,但未达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0.
一般而言,冠状动脉左主干的闭塞会导致左心室的血供减少75%左右。因此,左主干狭窄的患者属高危患者。临床上把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及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