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结直肠癌一旦发生肝转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患者的自然生存期仅为5~10个月,能幸存5年者罕见.亚临床转移的癌细胞数量少,且浓度低,故目前早期评价结直肠癌肝内亚临床转移的指标比较缺乏,一些基因检测也因检测技术要求高而难以被推广.因此,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指标,并通过检测这些指标来判断肝亚临床转移发生的概率,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肝转移的发生,对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1-2]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成为评价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其在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已被肯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下极淋巴引流与中央区淋巴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的病例中,分别在对侧甲状腺上下极注射亚甲蓝,观察中央区淋巴结蓝染情况。结果上极注射组23例中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蓝染8例,蓝染率为34.78%(8/23);下极注射组23例中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蓝染17例,蓝染率为73.91%(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上下极的淋巴引流可能存在不同方向及路径,中央区淋巴结尚不能作为甲状腺不同部位肿瘤共同的前哨淋巴结归属区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的组织化学染色分类与P53和PCNA分子学特征。方法采用爱显蓝-雪夫试剂染色法(Alcianblue-Periodicacid Schiff,AB-PAS)和高铁二胺-爱显蓝染色法(High Iron Diamine-Alcianblue,HID-AB)以及ABC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研究了70例贲门癌的组织化学及P53和PCNA蛋白表达变化特征。结果肠型GCA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3.08%)明显高于非肠型GCA(29.55%)(P<0.01);PCNA蛋白阳性高表达(~)率(96.15%)也明显高于非肠型GCA(65.91%)(P<0.01)。含硫化粘蛋白的GCA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0.59%)明显高于不含硫化粘蛋白的GCA(41.51%)(P<0.05);PCNA蛋白阳性高表达(~)率(94.12%)也明显高于不含硫化粘蛋白的GCA(71.70%)(P<0.05)。结论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判断GCA不同组织类型和分类的重要指标,并可能对了解GCA临床生物学特征(如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和癌旁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PTEN蛋白变化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食管癌和癌旁正常及各级病变组织中PTEN蛋白的变化,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43例食管癌伴淋巴结转移标本来自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患者年龄42~74岁,所有病例术前未接受化疗和放疗。从癌、癌旁上皮及淋巴结取材,置85 %酒精固定,常规组织学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片厚5 μm。2 .组织病理学诊断:根据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及分化程度,将食管上皮分为:正常上皮(NOR)、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间变(DYS)、原位癌(CIS…  相似文献   
25.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表面变化及其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141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患者PTEN的表达状况。结果: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TEN阳性率分别为47%(34/73)和43%(29/6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PTEN蛋白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淋巴结转移组PTEN免疫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但统计分析未发现PTEN免疫阳性反应率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存在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存在一致的PTEN蛋白变化,提示2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AGTExon5与食管癌高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PCR-RFLP及PCR-SSCP检测法。结果AGTExon5突变型携带者患ESCC的危险度比野生型携带者升高3.289倍(95%CI,0.208~0.444)。在ESCC组,AGT Exon5、性别、年龄OR值分别为0.0310、93.558、1.0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GTExon5突变型基因型显著增加河南安阳地区人群ESCC的易感性,而DNA损伤修复酶基因缺陷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7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腹腔镜组,163例开腹手术患者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肿瘤根治程度等。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6.3±13.9)枚,开腹组清扫淋巴结(26.8±10.2)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684)。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3年生存率为92.00%,与开腹组92.6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262)。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创伤小等优点,同时能够达到与开腹组相近的淋巴结清扫效果。  相似文献   
28.
通过检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共纳入44例CAP患者、54例重症CAP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PD-L1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各临床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症CAP者血清可溶性PD-L1水平为98.20...  相似文献   
29.
30.
血管通路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中心静脉临时管具有即插即用、方便快捷等特点,但导管功能不良常见,其中的透析管断裂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