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室重塑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12 小时内发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后1周、4周和24周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于治疗后1周、24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了解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①治疗后1周时,rhBNP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常规治疗组升高 (P<0.05).治疗后4周、24周时,rhBNP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周时,rhBNP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治疗后1周时心室相角程、半高宽、峰相位标准差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4周时rhBNP组上述3项指标较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BNP可进一步阻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提高心室收缩同步性,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72.
选择性经皮尺动脉入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经皮尺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TRU)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 (男性 34例 ,女性 6例 ) ,平均 (5 9 3± 9 1)岁经桡动脉入径困难的不稳定性心肌缺血的PCI患者 ,桡、尺动脉双侧Allen′s试验均阳性 ,血管超声检测尺动脉内径 (3 30± 0 2 2 )mm大于桡动脉内径 (2 4 3± 0 33)mm(尺、桡动脉内径比值为 1 35∶1 0 0 ) ,P <0 0 5 ,作为选择性PCI TRU的对象。记录PCI TRU各项操作时程 ,量化比较术前与术后右侧尺、桡动脉Allen′s试验时间、血管内径、截面积、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和血流阻抗指数等变化。结果 应用 6F指引导管对 4 2条血管的 4 8处病变行PCI TRU ,均获得成功。置入支架 4 8枚 ,2例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先行切割球囊切割成形治疗后置入支架。指引导管置入时间 (4 30± 0 5 9)min ,X线透视时间 (2 5 90± 0 4 9)min ,总PCI TRU时程 (5 6 6± 14 8)min。术后无须停用肝素 ,即刻拔出动脉鞘管 ,局部加压包扎 ,无体位活动限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5 2 1±0 4 3)d。PCI TRU术后 1个月随访血管内径、截面积、血流速度、血流阻抗指数和指端血氧水平的各参数值也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 ,亦无右侧尺动脉闭塞及尺神经受损表现。结论 对桡、尺动脉双侧Allen′s试验均阳性 ,经桡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桡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和硝酸甘油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例TRI完成后行桡动脉OCT检查患者,观察基础和硝酸甘油干预后桡动脉管腔结构。结果:在20例TRI后行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中,桡动脉痉挛占15例,桡动脉内膜撕裂1例。经硝酸甘油干预后桡动脉远、中、近段平均桡动脉管腔直径、管腔内面积和血管总面积均较基础状态下明显增大(P均0.001)。而桡动脉远、中、近段桡动脉中膜厚度均较基础状态下桡动脉中膜厚度减小(P均0.001),中膜横断面积、内膜厚度和外膜厚度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扩张药物可显著扩大TRI后桡动脉管腔内面积和血管总面积。  相似文献   
74.
冠状动脉内支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明显改善PICA引起的急性闭塞并发症以及血管再狭窄,但支架同样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长病变更易形成再狭窄。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应用明显减少再狭窄的发生,作对54例长病变(病变长于20mm)给予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并观察近期及远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刘君  傅向华  薛玲  吴伟力  李世强  谷新顺 《临床荟萃》2010,25(20):1779-1782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合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cTnI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前壁AMI患者62例,根据入院即刻LVG结果将患者分为LVA形成组29例和无LVA组33例.所有受试者于发病后12小时采血检测cTnI.所有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即刻及6个月复查时均行LV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未期客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记分(WM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随访6个月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LVA形成组自AMI发作至再灌注时间较无LVA组明显延长(9.06±5.23)hVS(6.76±4.27)h(t=2.351,P<0.05)、同时Killip 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27.6%WS 3.0%,x=7.501,P<0.01).LVA形成组血浆cTnI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无LVA组(158.28±15.39)pg/L vs(149.15±14.62)pg/L(t:2.212,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LVEF、LVESVI、LVEDVI、WMS和LVEDP各参数均优于有LVA形成组(均P<0.05).LVA形成组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13(44.8%)vs 4(12.1%),x2=6.732,P<0.01],且cTnI峰值水平与MACE发生率显著相关(r=0.561,P<0.05).结论 血浆cTnI水平在AMI后LVA形成患者中明显高于无LVA者,且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提示心肌坏死标记物cTnI的大量释放参与了AMI后LVA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AMI后左心室重构和LVA的进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系统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变化.方法256例ACS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68例)及非糖尿病组(188例),并将100名同期在本院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员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糖尿病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5.5±1.7)μg/L]较非糖尿病组[(8.8±1.5)μg/L]低,而两组均较对照组[(9.7±2.8)μg/L]低(P<0.01~P<0.05).糖尿病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45±3)μg/L]较非糖尿病组[(35±3)μg/L]高,而两组均较对照组[(17±7)μg/L]高(P<0.01~P<0.05).糖尿病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78±14)%]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66±11)%],而两组均较对照组[(56±14)%]高(P<0.01~P<0.05).结论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ACS患者比较,其纤溶系统异常更明显,血小板凝聚性更强,提示此类患者应加强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77.
本文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有或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我科住院的首次AMI患者 37例 ,其中男 31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8 3±12 6 )岁。既往有心功能不全者排除在外。患者按发病前 2 4h内有无心绞痛分为 :有心绞痛组 (A) 2 4例 ,无心绞痛组 (B)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梗死部位、心功能、梗死相关动脉 (IRA)重建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h内…  相似文献   
78.
多部位组合心脏起搏作为一种全新起搏模式 ,旨在通过实现心脏电 机械活动的再同步 ,提高心室舒张充盈和收缩射血功能 ,产生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达到近似生理性心脏起搏的目的。本文对比研究了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和双心室三点同步起搏时对犬心肌力学和心脏作功的影响。资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犬 12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4 3± 2 3)kg。对每只动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按照不同起搏位点随机组合成以下各组起搏方式 (1)近希氏束 右心室尖双点起搏组 (cHisB RVA起搏组 ) ;(2 )右心室尖 左心室后侧壁双心…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首次前壁AMI患者64例,经左室造影(LVG)后分为LVA组(31例)和无LVA组(33例)。采血检测BNP,并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6个月时检测有创容积和压力各参数。结果LVA组AMI后6 h、第5天和第2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无LVA组(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积分(WMS)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各参数均高于无LVA组。LVA组BNP峰值水平与PCI后即刻LVESVI、LVEDVI、WMS和LVED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LVA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P<0.05),且BNP峰值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后BNP的过度分泌参与了AMI后左室重构和LVA的形成,并影响着其后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80.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约10%~30%的患者存在缓再流现象(SRP),致使患者不能实现心肌组织水平的有效再灌注,探讨 PCI 后 SRP 防治方法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及联合腺苷对 AMI 患者 PCI 后梗死相关动脉(IRA)SRP 的影响。方法 51例 AMI 直接 PCI 后存在 SRP 者,先以硝酸甘油2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确认 SRP,再随机分为两组:A 组(26例)冠状动脉内注入山莨菪碱500μg,B 组(25例)注入山莨菪碱500μg+腺苷3 mg,两组于给药后1、3、10 min 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 TIMI 血流计帧法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测量系统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 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定量分析比较,并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1、3、10 min 时 CAG 血流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给药后1、3和10 min 时 CAG 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6.6%,54.4%和52.8%(P 均<0.01),平均 TIMI 血流从(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