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检验血剩余碱作为补充细胞内钾的指标——一个临床现象和原理探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10220)吴苑珊郑企琨梁国柱黄懿萍谭光强细胞外钾的检验已经是常规的检验方法,但是,尚不能实时地检验细胞内钾。从1994年5月~1995年11月,我们研制的一种含天门冬...  相似文献   
22.
急性创伤性膈肌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往往表现创伤比较严重,损害比较广泛,常合并内脏和骨关节损伤,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治疗也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及时诊治,往往会造成死亡。本院自1967年9月至1980年10月共收治这类病人9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院自1967年9月至1980年10月共收治各类型胸部外伤147例,其中创伤性膈肌损伤9例,发生率占6.1%。在9例急性创伤性膈肌损伤中,闭合性损伤7例,开放性贯通伤2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48岁,均为男性病人。  相似文献   
23.
我院近年来,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采用升主动脉插管灌注共114例,其中法乐氏四联症9例、法乐氏三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23例、室间隔缺损36例、肺动脉瓣狭窄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24例、二尖瓣直视扩张8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左房粘液瘤切除3例、夹层主动脉瘤破裂修补1例。年龄5~45岁,平均17岁。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与手术禁忌症等,分述如下: 一、手术方法: 胸骨正中切口,电锯锯开胸骨,纵行切开  相似文献   
24.
自发性血气胸是较少见的疾病,我院胸外科从1976年12月~1984年1月,共收治7例,占我院同期自发性气胸209例中的3.3%,与挪威UIIEVal医院1960年~1970年10年内收治自发性气胸228例中有5例占2.2%稍高,而与国内瑞金医院1969年2月~1977年2月收治自发性气胸208例中有7例占3.4%相似。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报告如下,并作简单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全部男性,年龄20~59岁,平均30岁,除1例59岁外,其余均为30岁以下,以  相似文献   
25.
两种静脉补钾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一种含钾、镁等电解质以及天门冬氨酸-苹果酸的溶液(基础液)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并对临床上常用的GIK液等补钾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基础液可以提高剩余碱(BE)值,对血糖不发生干扰,有较稳定的补钾效果。  相似文献   
26.
室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就我院自1973年以来施行62例室隔缺损的修补手术作初步总结报告。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全组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5~24岁。病者体力活动后均有心悸、气促。全组病例胸骨左缘Ⅲ、Ⅳ肋间均可闻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伴有收缩期震颤。X线可见肺动脉结突出、肺血增多,左心室或左、右心室扩大。心电图见左室高电压25例,左室肥厚24例,双室肥厚11例。心导管见室水  相似文献   
27.
心脏基础液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心脏基础液(基础液)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基础液中钾镁离子对生物膜的透膜实验,检验了基础液对离体豚鼠心功能的作用,以及在实验兔休克模型的反应等。评价和探讨基础液的药效学作用。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人工呼吸机已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作用已被临床所接受,同时,呼吸机治疗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被临床所认识。因此,合适地掌握人工呼吸机的应用是临床上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一、人工呼吸机的应用指征一般地说,除了因限制性通气障碍以外,其它原因造成的呼吸衰竭都是人工呼吸机的应用指征。从外科的角度来说,下述情况均应考虑应用人工呼吸机: 1.外科应用人工呼吸机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氧供应,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因此,往往不是出现呼吸衰竭后再决定是否应用呼吸机,也不应该把人工呼吸机作为治疗呼吸衰竭的最后手段,在术前已存在心、肺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肺痰患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都应该考虑使用人工呼  相似文献   
29.
应用肝素防止血液凝固,是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必要条件。抗凝不足,会产生DIC、微血栓形成,使有效灌注发生障碍等并发症,对病人愈后产生严重影响。如抗凝过度,会产生颅内血肿,内脏出血以及术中、术后出血增多等严重并发症。但是,肝素的用量与作用之间没有明显线性关系,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个体差异大;与病人年龄、体表面积、体重、尿量等各项参数之间没有明显关系,都不能准确预测肝素的实际需要量。合适的抗凝应符合下述条件:①不发生血小板及凝血活酶的耗损,不降低血凝活性;②血浆中不应出现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③体外循环设备中不应该发现纤维蛋白形成;④在体外循环后,肝素应得以充分中和。因此,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剂量处理各种病人,显然是不恰当的,甚至会发生灾难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高频喷射型人工呼吸机已在临床应用。虽然,高频通气(HFV)的理论、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但HFV有独特的作用形式,操作简便,有一定的效果,已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高频喷射人工呼吸机部分解决了常规呼吸机的缺陷和“盲区”,两者互相补充,以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考虑的问题。一种良好的人工呼吸机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1.以小的潮气量,低的气道压力,而能取得足够的肺泡通气;2.在需要时,在不增加气道压力,或不减低流量的条件下,提供较高的潮气量;3.最低限度的血流动力学干扰,并且能适应于各种困难的临床条件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