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和体外循环干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危重患者往往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其中肾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常常是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脓毒症也是危重患者发生AKI的最常见的病因,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54家医院1753例AKI患者中,47.5%与脓毒症相关,患者的病情往往更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更明显,需要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比例及少尿的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院内的病死率更高(70.2%vs51.8%,P〈0.01),但在出院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和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低,表明肾功能恢复的概率较高,因此迫切需要有效地治疗手段降低脓毒症性AKI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伴膜性病变型(V型)狼疮性肾炎(Ⅳ+Ⅴ型L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对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Ⅳ+Ⅴ型LN患者43例,比较同期激素联合MMF(MMF组,n=20),与激素联合CTX间断静脉冲击治疗(CTX组,n=23例)的疗效。MMF剂量1.5s/d或2s/d;CTX剂量为0.75~1g/m^2。体表面积,每月静脉滴注一次。除MMF组血清肌酐高于CTX组外,其它基础病情两组相似。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1)临床缓解率:治疗6个月时MMF组缓解率高于CTX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0%和4.4%(P〈0、05),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0%和34.8%(P〈0.05)。(2)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变化:MMF组尿蛋白完全缓解率(≤0.4S/24h)高于CTX组(20%傩4、4%,P〈0.05),红细胞缓解率也高于CTX组(63%傩50%,P〉0.05)。(3)自身抗体变化:MMF与CTX组患者分别有78.9%及69.6%血清抗-dsDNA转阴,ANA转阴率分别为36.9%和8.7%(P〈0.05)。(4)肾脏病理变化:5例行重复肾活检。MMF组2例达部分缓解,肾小球增生性病变及血管炎性病变消失,上皮侧沉积物未减少,CTX组3例(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仍见增生性病变及袢坏死,2例未缓解者上皮侧沉积物增多。(5)副作用:MMF组并发带状疱疹2例,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各1例,CTX组2例并发带状疱疹及细菌性肺炎,4例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各有1例并发白细胞减少、肝酶升高和脱发。结论:激素联合MMF治疗Ⅳ+Ⅴ型狼疮性肾炎6个月的临床缓解率高于CTX,但绝大部分仅获部分缓解,对此类型LN最佳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3.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已成为肾脏病和重症监护医学领域高度关注的临床综合征。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之一,AKI常伴尿量变化,故不论是诊断AKI的RIFLE标准、AKIN标准还是  相似文献   
44.
肥胖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的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T2DN的142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特征. 结果:肥胖组患者60例.占42.25%,平均BMI为(30.29±1.9)kg/m2,平均腰围为(101.8±7.8)cm,腰臀比为0.95±0.06,其中腹型肥胖占85%,女性更多见.肥胖组合并严重代谢紊乱,TG、HDL、C肽、空腹胰岛素、脂肪肝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肥胖组糖尿病病程显著短于正常体重组(P<0.01),糖尿病至肾损害时间更短(P<0.01),少量蛋白尿发生率更高(<1 g/24h,P<0.05),眼底及心脏并发症相对较少.肥胖组肾脏体积、eGFR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直径和面积显著增大,仅出、入球小动脉透明变性发生率高(P<0.05),而正常体重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增高,病理以晚期硬化性改变为主. 结论:伴肥胖的T2DN患者不但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而且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更明显,且蛋白尿出现更早,早期积极减肥有望延缓T2DM肾损害发生以及T2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肾活检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变迁.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世纪末(1994-01-01至2000-12-31)至本世纪初(2001-01-01至2007-12-31)在本研究所行肾活检的24 709例患者中DN的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14年间2型DN在同期肾活检患者中所占比例从上世纪末2.57%升至本世纪初4.31%(P<0.01);DN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从10.9%升至18.8%(P<0.01).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53.0 vs 50.5,P<0.01).男女比例为1.66:1.2001~2007年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1994~2000年间患者(平均HbAlc 6.8% vs 7.5,P<0.01).单纯DN患者的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均大于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者(平均年龄51.7 vs 48.5岁,P<0.01;平均糖尿病病程84.9 vs 48.5月,P<0.01),而后组患者的肾脏病病程长于前组(平均肾脏病病程43.4 vs 24.7月).单纯DN患者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于DN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45.1% vs 64.5%,P<0.01).血肌酐水平及肾功能不全的比例前组也高于后组(平均血肌酐水平127.2 vs93.4 μmol/L,P<0.01;38.8% vs 22.6%P<0.01).DN中有部分合并非糖尿病肾脏损害,按比例依次为IgA肾病66例(53%)、膜性肾病38例(31%)、紫癜性肾炎7例(6%)、乙肝相关性肾炎5例(4%)、脂蛋白肾病1例(1%)及其他7例(5%). 结论:通过大样本肾活检证实本世纪初同期肾活检患者中2型DN发生率较上世纪末明显增加,并表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DN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并不少见,表明肾活检在这类患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广泛存在于人体,侵袭力强,可以耐受各种极端环境,并以不同形式出现,可长期寄居于患者组织中而不引起临床症状,也可导致暴发性全身感染.血液透析(HD)患者存在局部或系统性易感因素,SA感染发生率高,本文将对HD患者SA感染的发生机制及防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7.
动物毒液或毒素相关的疾病是热带地区常见的疾病,每年全世界约有500万例蛇咬伤、蝎螫伤及昆虫刺伤过敏反应的病例,约1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热带[1];我国各地每年亦有散发成群发报道.  相似文献   
48.
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为2.46亿[1],预计到2025年,该数字将达3.8亿,并且新增患者将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007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已达3 980万,居世界第二位(第一位为印度,4 090万),因此对于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糖尿病的防治任务将尤为艰巨.  相似文献   
49.
高通量透析器复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采用过氧乙酸 (PAA)消毒后复用高通量透析器对几种不同分子量溶质清除能力的影响。 方法 :复用第 1、4、8、9及 1 1次时测定聚砜膜 BL S6 2 7对患者血清小分子物质尿素、肌酐、尿酸和中分子物质及 β2 -微球蛋白的清除率。 结果 :透析器复用至 1 1次时对小分子物质清除能力无变化 ,复用至 8次以上时 ,对中、大分子物质清除能力开始下降 ,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采用 PAA消毒后复用在一定程度是可行的 ,复用中除监测小分子物质清除能力外 ,还必需监测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 R R T)技术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A R F)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 O D S)救治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6 年5 月~1998 年12 月用 C R R T 治疗了重症 A R F及 M O D S患者101 例,在 C R R T 装置、置换液配制和输入等方面作了系列改进。结果:101 例患者中60 例(594% )度过疾病的急性期(存活组),41 例(406% )在急性期死亡(死亡组)。对2 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肾功能衰竭的特点、疾病严重程度( A P A C H EⅡ)等因素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既往健康状况更差,延迟发生的肾前性 A R F患者所占比例更高。病情的严重程度表现为: A P A C H EⅡ评分更高,需要机械通气和升压药的比较更高;但2 组少尿和 C R R T 持续时间无差异。结论:① C R R T 技术的改革扩展了临床应用范围;②重症 A R F及 M O D S的预后受患者年龄、既往健康状况、病情严重程度、 A R F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③ C R R T 可以明显改善肾性 A R 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