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合并缺血性卒中者 5 0例 ,以同期不合并卒中的 5 0例为对照组 ,分析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心超危险因素 ,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缺血性卒中组 ,大于 65岁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房颤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 (P <0 .0 5 )。缺血性卒中组中吸烟、既往卒中或TIA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心室功能减退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发作史与左心室功能减退有关。结论 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发作史与左心室功能减退为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栓塞的疗效。方法:经CT诊断的急性脑栓塞病人48例,随机分为巴曲抗栓酶组(治疗组)和右旋糖酐组(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按巴曲抗栓酶剂量分为10BU,iv,drip,qd×3d和5BU,ivdrip,qd×7d2个亚组,按开始用药时间分为24h内和72h内2个亚组。对照组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液500mL/d,ivdrip×10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wk末、1mo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平均减少分数(MDS)比对照组增加,但仅在1wk末时有显著性差异;剂量不同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而开始治疗时间24h内优于72h内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较好,但宜早期使用,疗程可延长。  相似文献   
53.
强直性瞳孔     
本文对强直性瞳孔的研究进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其命名、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预后等作了重点描述,以期引起重视并对强直性瞳孔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54.
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与62例中青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结果 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伴发疾病多,腹部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并发症多。老年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血糖、血尿素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与血钙降低的患者其死亡率明显升高;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死亡率。结论 加强对老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监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55.
1924年Bleuler提出脑血管病变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心理功能障碍。1977年,Folstein等首次报道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称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其发生率为30%-40%。PSD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在哈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的各项目中,更集中表现在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迟滞和绝望感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6.
爱维治是一种脑细胞代谢赋活剂,对于急性期脑卒中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而无明显的近期毒副反应。为观察其对不同类型、不同病程的脑部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自1995年4月至1996年9月期间应用挪威赫斯伦奈科明公司生产的爱维治治疗脑梗死53例,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VBI)6例,脑萎缩10例,脑外伤3例,共计72例患者。  相似文献   
57.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盲针技术 ,用单盲法研究电针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 4例急性期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 ,对照组予以盲针通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 10天和第 2 0天行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 2 0天行SPECT -rCBF脑显像检查 ,记录各脑区脑血流灌注 (rCBF)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指数均有提高 (P <0 .0 5 )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双侧额叶皮质运动区rCBF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盲针法能够有效用于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 ,针灸与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急性期中风患者功能康复的疗效 ,SPECT -rCBF脑显像检查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系促进脑功能激活后的重组。  相似文献   
58.
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症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胰梗死后失语症的临床表现与MRI脑成像的研究,观察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主侧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西部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 Aphasia Battery,WAB)及MRI检查,分析失语症临床特征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33例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症患者中,失语症临床分型包括各种临床类型,以完全性失语症、Broca失语症及Wernicke失语症多见。失语症的病变部位与临床特征之间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皮质下结构病损也可以引起失语症,但临床表现复杂多种。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失语症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病损部位并不局限于Broca和Wernicke语言区,失语症可能是由于大脑皮质下结构组成的语言神经网络的破坏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9.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脑卒中治疗的进展,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而脑卒中致残率明显上升,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和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本文将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神经康复与中风住院费用及时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病人随机分为神经康复组和对照组.神经康复组56例,包括早期康复组30例和延迟组26例(发病时间小于2周者为早期康复组,超过2周者为延迟康复组);对照组共计58例.神经康复患者由专人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以Bobath疗法为主,所得数据作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作t检验.结果平均住院费用神经康复组为95.99±19.23百元,其中早期康复组为81.82±18.01百元,对照组为127.50±21.35百元;平均住院时间神经康复组为28.46±6.26 d,其中早期康复组为26.80±4.75 d,对照组为38.24±6.13 d.各组平均住院费用相比F=4.78(P<0.01),各组平均住院时间F=11.10(P<0 01);神经康复组、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两两相比,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尤其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确能降低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