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条件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拟定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规范治疗标准。方法选择确诊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2例,以32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为对照,根据肝硬化程度、脾功能亢进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耐受分为不同抗病毒治疗组:在采取造血因子刺激、脾栓塞或脾切除治疗后,观察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缓解情况,解决脾功能亢进后,以标准治疗方案为基础,采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可以实施更为主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不同组别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并随访患者肝功能恢复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各组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在给予抗病毒治疗后,脾栓塞及脾切除治疗组均有约60%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而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率分别为59.3%与6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通过采取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产后操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产后操联合盆底康复治疗)、B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C组(产后操锻炼),各100例,对比三组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盆底(会阴)肌力测定分级、盆底肌疲劳度及动态压力测定值。结果治疗前,A、B、C三组产妇的FSF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A组的FSFI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 05);治疗前,A、B、C三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后,A组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A、B、C三组产妇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及动态压力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后,A组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B组和C组(P0. 05),A组的盆底肌动态压力测定值高于B组和C组(P0. 05)。结论产后操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改善盆底肌肌力、抗疲劳度,改善女性产后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当今是高信息发展的时代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信息的高速发展 ,决定了医学教学模式必须向现代化、高科技方向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临床医学课程的讲授主要依靠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表演、使用传统的板书、挂图等方法 ,其所包含的信息量、生动性与说服力都受局限。计算机多媒体在医疗教学方面的应用 ,有效促进了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手段 (口授、板书、挂图 )与现代电教媒体 (投影、幻灯、录像 )有机结合的产物 ,也是电化教学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把静态死板的教学变为动态、动画、直观的教学 ,使医学教学更加形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mIL-2R,sIL-2R,IL-6,IL-8,TNF-α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技术和ELISA法检测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mIL-2R和血清sIL-2R,IL-6,IL-8,TNF-α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细胞数较正常低(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慢性乙肝轻度、慢性乙肝中重度、肝炎后肝硬变、重症肝炎)的CD4+数值分别为:(45.6±3.6)%,(39.7±10.2)%,(40.6±11.0)%,(39.0±6.5)%,(31.2±8.9)%.CD9+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对照组和实验各组依次为:(28.7±3.2)%,(35.4±9.5)%,(38.7±7.6)%,(42.2±9.4)%,以致CD4+/CD8+比值下降;mIL-2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HA激活后与正常接近,但均较PHA激活前显著增高(P<0.01);PHA激活前的mIL-2R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15.69±4.32)%,(3.98±5.36)%,(9.37±5.48)%,(9.77±5.76)%,(9.58±5.45)%.PHA激活后mIL-2R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69.82±5.36)%,(67.98±3.69)%,(69.11±2.19)%,(63.93±1.32)%,(66.32±5.26)%.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sIL-2R,IL-6,IL-8,TNF-α分别为:(798.9±69.0)ng/L,(2806.2±211.7)ng/L,(480.6±32.4)ng/L.正常对照组<100ng/L,且在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与稳定期之间、重型肝炎的肝坏死与恢复期之间,血清IL-6,IL-8,TNF-α三项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结论乙肝患者存在免疫调节紊乱,而免疫异常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细胞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趋化因子与慢性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谢玉梅  聂青和  黄德东 《肝脏》2004,9(4):284-285
肝豆状核变性义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在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中,肝豆状核变性相对较常见,目前报道病例数增多,但孪生兄弟同患此病并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本院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168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瘢痕子宫中127例选择剖宫产,占75.6%;41例阴道试产,其中16例阴道自然分娩,1例行胎吸分娩,试产成功为41.5%,24例中途转行剖宫产结论医患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信心不足,是导致再次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提高第一次剖宫产技术,转变观念,方可提高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的阴道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是否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改善糖尿病肾脏病(DKD)炎症和纤维化。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24只, 8周龄、16~1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50 mg/kg)复制的DKD模型组(DKD组)、NaB溶液(每48小时40 mg/kg)腹腔注射干预组(DKD+NaB组), 每组8只。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 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HG+NaB组(30 mmol/L葡萄糖和1 mmol/L NaB)、HG+NaB+乙酰转移酶活性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抑制剂(A485)组(30 mmol/L葡萄糖、1 mmol/L NaB和10 μmol/L A48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及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 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  相似文献   
29.
笔者采用自拟遗尿煎治疗老年性遗尿 6 2例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2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4 2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74± 12岁 ;病程 4个月~ 5年。患者均不能自行排尿 ,常尿床或尿湿衣裤 ,查腹软无压痛 ,血、尿常规及 B超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发现。所有  相似文献   
30.
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2~6岁幼儿称为学龄前儿童,儿童与青少年一样均处于长身体、长智慧的重要时期,膳食安排的科学合理,既对他们现阶段成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份,又为成人后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