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特点及分期、病理学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MEITL患者。收集整理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病理学结果、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年龄55~67岁,中位年龄64岁;病程1~6个月,中位数2个月;腹痛6例,1例腹泻合并低钾血症起病,无乳糜泻。发病部位小肠4例,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各1例。乳酸脱氢酶升高3例,轻度贫血2例。癌胚抗原均未见升高。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及血清铁蛋白异常升高2例。7例骨髓学检查均无侵犯。3例在手术前行PET-CT检查,见受累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明显摄取增高,SUVmax波动在15.20~18.46。Lugano分期Ⅱ-1期1例、Ⅲ期1例、Ⅳ期5例。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标(PIT)2分1例、3分6例。2例为内镜活检、5例行外科手术病理证实。6例行外科肠肿物切除手术,其中3例因继发小肠肠穿孔或梗阻行急诊手术,3例加结肠病变部分切除,肿瘤直径5~10cm1例,>10cm2例。光镜下瘤细胞呈单一性、大小为小至中等。免疫表型:CD3阳性(7/7)、CD8阳性(7/7)、CD56阳性(6/7)、TIA-1阳性(5/7);CD5阴性(6/6)、CD30阴性(5/5);1例CD20反常阳性表达。Ki-67指数中位数为70%,7例EBER阴性,2例TCR基因重排阳性。行基因检测1例:KRAS、FAT1、KMT2A、KMT2B、SETD2基因高频突变。7例均行化疗,包括为CHOP、AZA+CHOP、ECHOP、GVD联合西达苯胺等方案;1例行自体干细胞移植。7例均得到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22年1月),死亡4例,存活3例。结论MEITL罕见,高度恶性,进展迅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病死率高,基因重排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G-CSF)100μg/m2,12小时一次,第1~14天,皮下注射];阿糖胞苷[(A ra-C)10 m g/m2,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第1~14天];联合阿克拉霉素(ACR)5~7 m g/(m2.d),静滴,第1~8天或10~14 m g/(m2.d),静滴,第1~4天]或高三尖杉酯碱[(HHT)1 m g/(m2.d),静滴,第1~14天]联合治疗复发、难治及老年性AM L 16例。结果16例中CR 9例(56.3%),PR 2例(12.5%),NR 5例(31.3%),总有效率68.8%。本组>70岁老年患者4例中,CR 3例,NR 1例(为M DS继发AM L后难治),总CR率75.0%。所有患者均完成疗程,无1例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该方案对难治复发、继发性及老年性AM L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CHOEP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序贯化疗联合双次移植的远期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对5例复发、难治中高度恶性淋巴瘤在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联合序贯大剂量CHOEP方案的临床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动员方案为CHOEP联合G-CSF5μg/(kg.d),两次移植预处理均为大剂量CHOEP,第二次移植与第一次移植的中位间隔时间为9(5~31)周,两次移植回输单个核细胞数(MNC)分别为3.05(1.91~4.14)×108/?和3.55(2.23~6.0)×108/?;CD34 细胞分别为4.11(2.59~4.94)×106/?和5.70(2.77~-10.6)×106/?;CFU-GM分别为2.97(2.01~4.54)×105/?和2.44(1.78~2.9)×105/?。研究结果表明,回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所有患者的造血均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时间为10(8~12)天和10.5(9~12)天,血小板≥20×109/L分别为11(10~14)天和12.5(10~15)天。双次移植后5例次并发Ⅲ-Ⅳ度口腔粘膜炎,无肝肾功能损害,无移植相关死亡。随访时间46(9~88)月,4例存活,其中3例无病生存,总体生存率80%,无病生存率60%。结论: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序贯大剂量CHOEP化疗方案是治疗复发、难治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手段,动员方法简便安全,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三尖杉酯碱抑制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法检测了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 0.01~5.00μg/ml HHT处理K562细胞3~48小时,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由1.203±0.078下降至0.054±0.017,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HHT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2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遗传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采用骨髓细胞R显带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染色体核型 ,探讨细胞遗传学的特点和意义。病例和方法1 病例  1994年 12月以来在本院检测的慢粒患者共 2 36例 ,其中男性 15 2例 ,女性 84例 ,年龄 18~ 72岁。诊断及临床分型标准参照文献 [1],其中慢性期 2 0 8例 ,急变期 2 8例。2 染色体分析  30 1例次进行染色体检查 ,其中 42例分别作了 2~ 4次检查。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及不加植物血凝素的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然后采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 (RHG)R显带技术分析 2 0~ 42个分裂中期细胞核型 ,参照《人类细胞遗传…  相似文献   
16.
用MA方案对30例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 ,认为常规剂量MA方案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ANLL疗效显著、副反应轻 ,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变化;用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了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0.005-0.50μg/ml HHT处理HL-60细胞0-48小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下降。同时,HL-60细胞发生了凋亡。结论 HHT有效抑制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骨髓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及器官移植患者危及生命的并发症。CMV相关的间质性肺炎常导致骨髓移植患者死亡。本文简介了CMV的病毒学检测和CMV相关疾病,并就骨髓移植后CM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α干扰素(rhIFN-α)联合羟基脲(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6例先用rhIFN-α 3×106U皮下注射,隔日1次,于10~30天后改为每日皮下注射1次;4例用rhIFN-α 3×106U每日皮下注射1次.10例均同时合用Hu 2.0~3.0g/d,维持量为0.5~1.0g/d.结果完全缓解(CR)率70%,部分缓解(PR)率20%,总有效率90%;获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1例,获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40%,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确诊后6个月内即开始长疗程(治疗时间>3个月)连续使用rhIFN-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 1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某些指标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47例中男 90例,女 57例,年龄 17~ 70岁,中位值 4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7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35例,杂合性白血病 (HAL)7例。处于完全缓解期 (CR)33例。以健康献血志愿者 49名作为正常对照组。 方法:全部患者于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前末用免疫抑制剂,两周内无感染或无输血。 NK细胞活性用 3H- TDR的掺入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 2(IL- 2)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2)。均系用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