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5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33篇 |
内科学 | 32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44篇 |
综合类 | 300篇 |
预防医学 | 151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22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00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矫治尿道上裂手术方法较多 ,但疗效均不满意。 1 985~ 2 0 0 0年我们用带蒂阴囊皮瓣矫治尿道上裂 ,效果较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6例 ,年龄 5~ 1 1岁 ,平均 7.2岁。 6例均为阴茎型尿道上裂 ,有 1例伴有轻度尿失禁。1 .2 手术方法沿尿道上裂外口周围作一切口 ,再向上下延长切口 ,游离尿道粘膜和膀胱颈 ,在游离过程中 ,清除全部纤维索带〔1〕,以矫正同时伴有的阴茎上曲 ,并向纵深切开阴茎中隔 (尿道上裂患者此处比正常宽 ) ,将两侧海绵体分离 (图 1 )。以阴茎阴囊交界处为起点 ,沿阴囊纵隔两侧切开 ,取一宽约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以改良Mason-Allen(mMA)法及双排缝线桥(SB)法修复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诊治的59例肩袖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58.1±9.1)岁(34~79岁)。行全关节镜下手术,采用mMA法34例(mMA组),采用双排SB法25例(SB组)。术中记录包括肩袖撕裂大小、使用锚钉数量。分析术前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举、外展、内旋、外旋)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并用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后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个12月。术前mMA组肩袖撕裂为(1.2±0.7)cm,小于SB组[(1.6±0.6)cm,P0.05];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角度、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SB组均低于mMA组(P0.05)。术中mMA组使用锚钉(1.2±0.4)个,少于SB组[(2.8±0.8)个,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VAS、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肩关节活动度及各项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随访发现,两组患者肩袖再撕裂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以mMA法和双排SB法修复肩袖损伤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缓解症状,mMA法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植入锚钉相对较少,而SB法可能更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抓取“微医网”医患评论数据,对其中时滞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关联分析,并对评论内容进行主题挖掘,提取不同时滞区间内患者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对患者评论文本不同时滞区间内容的分析,寻找满意度提升策略,以缓解医患关系。使用K-means将患者反馈数据根据就诊后时长反馈分为“短期”和“长期”,通过LDA主题提取模型,对满意度划分后的患者评论文本挖掘不同时滞区间内患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将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就诊满意度随着时滞呈现趋高现象,不同时滞文本显示患者评论维度大致相同,但随着时滞区间的转移,患者所关注的就诊体验内容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癌症患者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解决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SDS量表对146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采用SDS量表和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表,并运用SPSS 12.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达69.9%,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有癌症的临床分期、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家人及朋友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治疗效果、配偶对患者的支持程度、患者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子女对患者的支持情况等7项;癌症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家人及朋友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治疗效果、患者对死亡的态度、经济基础等4项因素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针对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增高的现象,护士应了解癌症患者抑郁症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省区,被列为云南省重点种植的药材之一。灯盏花首载于《滇南本草》,具有散寒解表、活络止痛等功效,主治瘫痪、跌打损伤等[1]。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灯盏花具有抗脑缺血、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及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2]。灯盏花素是灯盏花中提取的主要成分,黄芩素苷(灯盏乙素,scutellarin),即4′,5,6-三羟基黄酮-7-葡糖醛酸苷,在灯盏花素中一般占90%以上,是灯盏花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瘫痪的主要有效成分。由于…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数减少,冷滤点越低。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改进剂的效果最好。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丁酸钠体外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细胞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丁酸钠对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探讨丁酸钠体外诱导WB-F344细胞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的条件及分化规律.方法:不同浓度丁酸钠(0.75、2.25、3.75、4.5 mmol/L)作用于WB-F344细胞(丁酸钠处理组),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3.75 mmol/L丁酸钠作用WB-F344细胞后,免疫组化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观察CK19、β4-整合蛋白、γ-谷胺酰转肽酶(GGT)以及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 mRNA表达的变化.以同期常规培养未作处理的WB-F344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丁酸钠处理后,各组WB-F344细胞生长均受到抑制,3.75、4.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0.75、2.25 mmol/L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75、4.5 mmol/L丁酸钠诱导后细胞变大变圆,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减小,而0.75、2.25 mmol/L组细胞形态无显著变化.3.7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WB-F344细胞CK19阳性率为(92.3±1.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3±0.2)%(P<0.01).3.7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可见β4-integrin表达,而空白对照组未见表达;GGT、CK19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增强;空白对照组见AFP表达,而3.7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未见表达;ALB在两组均未见表达.结论:3.75 mmol/L丁酸钠适合体外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细胞向胆管上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证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临床上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0.4%-0.8%,其中40%-80%左右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原因不明,根据RSA免疫病因学分析,封闭抗体(BA)缺失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泰山磐石散系保胎名方,临床疗效颇受推崇,我们对封闭抗体不足性RSA的患者使用本方,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此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探讨老年肺结核抗痨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门诊及病房42例发生药物性肝炎情况、原因及治疗分析。结果:12例抗痨治疗半月出现肝炎,30例治疗一月出现肝炎,其中9例加服保肝药物治疗后好转,21例停服利福平加用保肝治疗后好转,12例停服抗痨药物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好转。结论:老年抗痨治疗易造成药物性肝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