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联合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测定PCI治疗后血流达。TIMI3级患者的CTFC,并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测定室壁运动记分(WMSI)。观察CTFC与WMSI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检查术前及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结果 按照CTFC将,TIMI血流3级者分为快、慢两组,快CTFC组患者ST段回落程度明显优于慢CTFC组;1个月后快CTFC组患者的室壁运动记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慢CTFC组,CTFC与术前、术后WMSI的差值有明显的负相关;快CTFC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PCI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慢CTFC组。结论 CTFC作为一种定量、客观、简单、经济、重复性好的方法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较低的CTFC及心电图ST段回落完全预示着良好的心功能恢复,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证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1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术前常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1)4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8例伴发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内径狭窄或完全闭塞,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9.5%,(2)50岁以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本组平均及49岁以下年龄组发生率;(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男:女=1:1.7;(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与瓣病的种类及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5)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电图ST-T缺血改变,房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心绞痛,高血脂和心电图病理性Q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1)50岁以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应常规在术前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心绞痛,高血脂及心电图病理性Q波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管再通后心肌组织灌注的评价方法。方法 :AMI患者接受成功的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后 ,检查术前及术后 1h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 ,并在术后检测校正的TIMI帧数(CTFC) ,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ST段回落程度将患者分为 3组 ,ST段完全回落组的CTFC较低 ,术后 1个月检查射血分数恢复较好 ;无ST段回落组CTFC较高 ,射血分数值较低 ;ST段部分回落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CTFC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评价心肌微血管灌注的指标之一 ,它联合心电图ST段回落可更好地预测AMI患者的危险度 ,为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40例,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治疗,氯吡格雷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加用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治疗.采用UCG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并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的改变.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LVEF由0.42±0.08增加至0.49±0.09,氯吡格雷组则由0.42±0.07增加至0.58±0.09,两组治疗后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氯吡格雷组的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Ⅱ级7例)比对照组(Ⅰ级6例,Ⅱ级14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以改善ICM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6.